又疑瑶台镜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3  评论 0

摘要:又疑瑶台镜的拼音“又疑瑶台镜”的拼音是“yòu yí yáo tái jìng”。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全诗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

又疑瑶台镜的拼音

“又疑瑶台镜”的拼音是“yòu yí yáo tái jìng”。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全诗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这句诗以充满童趣和奇幻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月亮最初的认知与疑惑。

诗句背景及诗意解析

《古朗月行》这首诗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诗的开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把初升的明月想象成了洁白的玉盘,展现出孩童对未知事物的直观感受。“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认为月亮不像是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仙境里的镜子,飞到了青云之上。瑶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将月亮比作瑶台镜,不仅增添了月亮的神秘色彩,更体现出孩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瞪大眼睛、充满好奇探寻天空的孩子形象。

“又疑瑶台镜”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这句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瑶台是非常神圣且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与月亮的神秘、高洁等特质相互呼应。将月亮比作瑶台镜,是对月亮文化象征意义的一种传承与拓展。月亮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承载着团圆、思念、美好祝愿等多重情感和寓意。诗人以这种想象为载体,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好奇,他们试图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去解读自然现象,赋予自然以生命力和人文色彩。

“又疑瑶台镜”的文学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又疑瑶台镜”一句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手法,使抽象的月亮变得具体可感,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这种充满童趣和奇幻的创作风格,为诗歌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而且,此句简单易懂又能引人深思,无论是孩童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感受到独特的魅力,跨越了年龄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了经典流传的名句。它的存在让《古朗月行》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断地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对后世的影响

“又疑瑶台镜”以及《古朗月行》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了李白这种从儿童视角出发、充满奇幻想象的写作手法,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首诗也在儿童文学、科普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月亮,激发了孩子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说,“又疑瑶台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多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又疑瑶台镜的拼音

点击下载 又疑瑶台镜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6983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465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