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其拼音为:“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 ,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 hū rán bì kǒu lì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田园画卷。
诗的开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他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那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回荡。“骑”字生动地表现出牧童自在的状态,“振”字则突出了歌声的响亮,仿佛能让我们听到那清脆的童声在林间穿梭。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惬意。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全诗的精彩之处。原本尽情歌唱的牧童,突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于是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一个“欲”字,写出了牧童的心理活动,他被蝉的叫声所吸引,产生了捕捉它的想法。“忽然”一词,强调了动作的迅速和突然,将牧童的天真活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闭口立”则生动地描绘出了牧童为了不惊动蝉,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袁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面的“骑”“振”展现出动态的画面,而“捕”“闭口立”则将动态瞬间转为静态。这种动静的转换自然流畅,使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牧童神态、动作的细致描写,让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没有刻意的修饰,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所见》不仅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还蕴含着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风光图,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儿童纯真的心灵和对未知的好奇。牧童对蝉的喜爱以及想要捕捉它的举动,正是儿童探索世界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这首诗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入门佳作。通过学习这首诗,孩子们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此外,《所见》也在绘画、音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许多画家以它的意境为蓝本创作画作,音乐家也将其改编成歌曲,进一步传播了这首诗的影响力。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时代和领域中绽放着光彩。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意欲捕鸣蝉全诗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