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的拼音部首和组词是什么意思.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8  评论 0

摘要:耸的拼音与部首解析“耸”字的拼音为sǒng,属于汉语中常用的形声字。其部首为“耳”部,在汉字结构中体现听觉或沟通的含义。不过,“耸”的本义更聚焦于与“高、直、

耸的拼音与部首解析

“耸”字的拼音为sǒng,属于汉语中常用的形声字。其部首为“耳”部,在汉字结构中体现听觉或沟通的含义。不过,“耸”的本义更聚焦于与“高、直、突出”相关的意象,耳部在此更多作为形旁辅助表意。字形由“从耳从从”演变为现代简体结构,右侧的“从”表声,整体传递出一种动态感。

部首“耳”的象征意义

“耳”部在汉字中往往承载多重含义,既有具象的听觉功能,也延伸出象征意义。例如,“聪”表示听觉灵敏,“职”与听命相关。“耸”虽以“耳”为部首,但其语义核心聚焦于空间维度的“升高”或“显眼”。这种矛盾的背后,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多维度的认知习惯——通过熟悉的“耳”部引导联想,构建抽象概念。

核心释义与常见用法

“耸”的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 高耸:用于描述垂直方向的突兀形态,如“危峰耸立”“耸入云霄”。
2. 惊动/引发:表示因刺激导致强烈反应,如“耸人听闻”“耸肩表示无奈”。
3. 竖立/直立:强调物体从静止到竖直的动态变化,如“毛骨悚然”中的身体反应。

成语“耸人听闻”特指夸大事实博取关注,需与“骇人听闻”(真实恐怖事件)区分。“耸肩”则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抗拒或不确定的态度,体现非语言沟通的文化特性。

语用场景与历史演变

古代文献中,“耸”频繁出现在山水描写中,如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暗含耸拔之意。唐宋时期延伸出感官刺激的用法,《酉阳杂俎》记载“耸壑昂霄”形容人物气概。近现代汉语中,“耸”被赋予更具动态感的社交行为意义,例如“耸动新闻标题”暗示人为制造的轰动效应。

文化意涵与隐喻系统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耸”的使用隐含空间隐喻:垂直方向的物理突显映射到心理层次的“引人注目”。这种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尤为明显,《韩非子》中“耸惧”一词既描述生理恐惧,也暗示权威造成的心理压制。当代网络语境下,“耸”衍生出“套路太深易耸人”的戏谑用法,反映现代人对信息操控的批判性思考。

常见组词与语义对比

耸立/矗立/屹立:均指高耸,但耸立侧重陡峭上升,矗立强调规整稳固,屹立突出不可动摇;
耸肩/垂肩:前者表达消极回避态度,后者暗示疲惫或顺从;
耸动/轰动/震动:耸动带有刻意夸张色彩,轰动强调广泛传播,震动侧重物理性或情感性冲击。
这些词汇在文学创作中常形成修辞对比,强化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语言教学的实践价值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耸”常作为多义词教学难点。建议采用“语义地图”法:先建立空间意象(高山),再延伸至社会行为(挑衅性耸肩),最后比较文化差异——西方“耸肩”多表困惑,东方语境可能包含敷衍意味。搭配视觉辅助工具(动态字源演变动画)能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耸的拼音部首和组词是什么意思

点击下载 耸的拼音部首和组词是什么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806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09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