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纪行诗,下面为你带来这首诗的拼音版及相关介绍。
《三衢道中》原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拼音版:méi zi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 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 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
曾几(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其先赣州人,后徙江西河南。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诗歌风格清淡,以杜甫、黄庭坚为宗,讲究句法字律,风格清新活泼,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曾巩之侄,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他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江西诗派的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山间的美好景致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诗人开篇就点明了时间——梅子成熟的季节,而且天气晴朗,为全诗奠定了愉悦的基调。在这样的好天气里,诗人乘船沿着小溪而行,“小溪泛尽却山行”,“泛尽”表明船已经行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却”字写出了行程的转换,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
“绿阴不减来时路”,山路上的绿阴和来时的小溪边一样浓郁,表现出山林景色的清幽宜人。诗人对一路上的绿阴有着深刻的感受,这说明他陶醉在了这美好的大自然之中。最后一句“添得黄鹂四五声”,在山林的寂静中突然传来几声黄鹂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生机和乐趣。黄鹂的叫声不仅是一种声音的点缀,更让整个山林充满了灵动的美感,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有说法认为这是诗人闲居上饶带湖期间,一次外出途中所作。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从文学角度看,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体现了南宋诗歌清新自然的特点,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文化层面,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这首诗也成为了后人了解南宋时期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让后世读者能通过诗句去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生活氛围和文化气息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曾 三衢道中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