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的拼音组词.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1  评论 0

摘要:镌的拼音及基本含义“镌”的拼音是juān,它是中国汉字中的常用字,最早见于篆书时期。本义是指

镌的拼音及基本含义

“镌”的拼音是juān,它是中国汉字中的常用字,最早见于篆书时期。本义是指雕刻,特指在石碑、金银等硬质材料上刻画文字或图案的动作。字形由“钅”(金)和“隽”组成,其中“隽”象征长久保存,整体传递出“以金属铭刻永恒”的意象。在现代汉语中,“镌”主要保留雕刻、铭刻的核心含义,同时因其庄重的书写感,常被用于正式场合或艺术创作。

与“镌”相关的经典词汇

1. 镌刻:这是“镌”字最常见的组词形式,指用刀斧等工具在碑碣、玉石等物体表面雕琢文字或图案。例如,成语“镌石铭记”形象地描述了古代将功绩铭刻于石碑的行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九龙壁浮雕便是传统镌刻技艺的巅峰之作。

2. 镌功:特指记录功勋的铭刻,常见于碑文或建筑装饰。《史记》中多次出现“镌功勒石以颂其德”的记载,体现古代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永久纪念。

3. 镌心铭骨:这一成语比喻将某种情感或教诲深刻内化,如同文字刻入骨骼般难以磨灭。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感君恩重刻骨铭心”便是类似表达的源头。

文学典籍中的“镌”字意象

作为文化符号,“镌”在文学作品中常与永恒、记忆绑定。杜甫《赠卫八处士》有句“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此处虽未直接出现“镌”,但后人用“镌刻岁月”形容诗中描写的世事变迁。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被镌于唐玄宗陵前石碑而广为人知,赋予“镌”字浪漫传奇色彩。

现代语境中的“镌”文化演变

随着书写工具的变革,“镌”的物理动作逐渐让位于精神隐喻。现代汉语中,“镌刻”常被用于抽象概念的表达,如“镌刻在民族记忆中”意指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在公共艺术领域,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上镌刻历代书法名家的“福”字,既保留传统工艺,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这种创新用法使“镌”的内涵得以扩展,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方言差异与跨文化对比

在方言体系中,“镌”字展现出地域特色。粤语保留古音较完整,发音接近gyun1,潮汕地区则读作zun1。海外唐人街的牌匾多采用“镌刻”工艺,如旧金山金门大桥旁的“四海一家”纪念碑即以激光雕刻技术再现传统雕刻神韵。对比西方艺术中的雕刻术语“carve”“engrave”,“镌”字因其承载的文化厚度,逐渐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汉字符号样本。

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拓展

当代“镌”字已突破物质载体限制,在虚拟空间焕发新生。电子书画采用动态镌刻算法模拟刀刻痕迹,数字博物馆通过3D建模复现敦煌飞天壁画中的镌刻细节。教育领域开发VR镌刻体验课程,让儿童在虚拟环境中学习甲骨文雕刻技法,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未来,“镌”的应用边界或将延伸至元宇宙艺术创作领域。

最后的总结

从殷商青铜器上的族徽铭文到现代数字艺术的雕刻模拟,“镌”字跨越三千年的时光长河,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其拼音juān承载着中华文明对永恒的追求,无论是镌刻在汉代石碑上的诏书,还是镌刻在青少年心田的家国情结,“镌”始终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密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重新审视“镌”的多重维度,恰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诠释。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镌的拼音组词

点击下载 镌的拼音组词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977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2837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