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开始什么朝代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其中的一个节日,通俗一点说就是“小年夜”,但这一天的重头戏莫过于吃元宵。那么吃元宵这个习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呢?
元宵的历史
元宵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元宵节之前叫“上元节”,因为是在农历一月的十五日,而十五在“干支纪年”中是“上元”,所以又被称为“上元节”。后来,此节日被合并为“元宵节”。而元宵,最早的原型是汉朝时期的“浮图”和东汉时期的“盆诞”。这两种食品都是用面粉和糖制作的,但是形状却不太一致,后期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
元宵与汉朝
元宵最早的原型是汉朝的“浮图”,当时的制法非常简单,就是用面粉、糖、芝麻、玫瑰和桂花等混合成浆状,再用竹签插上。这种元宵,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细细品尝之后,却能品出浓香味道。
元宵与唐朝
唐朝时期,元宵的制作工艺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了。在唐代时,元宵是摆在官府招待客人的桌面上的一道甜点,也成为了官员们赏花赏月的必备物品。当时的元宵多种多样,有炸元宵、烤元宵、蒸元宵等各种款式,口感也各有特色。
元宵与宋朝
宋朝时期,元宵的制作工艺又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元宵中注入了各种颜色的水果,这样不仅增加了元宵的颜色,口感也更加丰富。同时,元宵的形状也更加多样,不仅有圆形、长方形、梅花形,还有莲花形、荷叶形等。元宵在宋朝时,成为了民间中一个热门的食品,时至今日,吃元宵的风俗举国皆知,每逢元宵节都是一家大小团圆的日子。
最后的总结
从汉朝、唐朝、宋朝到现在,元宵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路走来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吃元宵也一直是中国人过年、赏月、团圆的重要传统,到了元宵节的这一天,牵手赏花赏月,舌尖上的美食也成为了那些想要品尝传统文化的人们的重头戏。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