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责”的拼音是:jié zé。“诘”字单独读的时候为“jié”,在表示追问、责问这个义项时读音不变,“诘责”是一个双音节词语,两个字连读时声调为阴平与阳平。
“诘”字有质问、责问的意思,从言从吉,会意字,表示追问吉祥之事,后引申为追问、责问之意。“责”字主要表示责任、责备等含义。当“诘”和“责”组合成“诘责”时,表达的是用严厉的话语责问、质问的意思。这种质问往往带有一种追问、不容推诿的语气,试图让被诘责的对象给出解释或者交代。
在文学作品或者日常书面表达中,“诘责”常被使用。例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上级对下属因为工作中的失误而进行质问:“主管理直气壮地诘责下属为何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这里的“诘责”展现出上级在发现问题后严肃的态度,不仅仅是简单的批评,更多的是一种追究原因的追问。又如在法庭上,律师可能会诘责证人的证词,这一诘责的过程是为了在法律的框架内挖掘出真相,证人的证词如果有前后矛盾或者不合理之处,律师通过诘责来使事实更加清晰。
“诘责”与“斥责”和“责问”意思相近,但又有所区别。“斥责”侧重于严厉地斥骂、指责,带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愤怒情绪,往往是比较大声的、情绪化的责骂,例如“老师斥责那些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而“诘责”的重点更多在于质问,虽然也有责备的意味,但更强调追问事情的缘由,像“对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民众有权诘责政府部门并寻求解释”。“责问”相对来说比较中性,单纯表示责备地询问,如“妈妈责问孩子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没有“诘责”那种深入追问根源的强烈性,“诘责”包含了对背后原因等深层次的探究。
在现代汉语中,“诘责”的使用频率相对一些常用口语化词语来说不是特别高。在正式的新闻报道、书面文学作品、官方文件或者比较严肃的学术著作等语境下使用得相对较多。随着语言习惯的变化,一些较为口语化、简单直白的表达在日常交流中逐渐增多,但“诘责”由于它独特的表意精确性,在需要明确表达严格质问、追究责任等语境时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词语。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诘责的拼音与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