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难的拼音怎么写的拼.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3  评论 0

摘要:诘难的拼音怎么写的拼“诘难”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中文词汇,其拼音的正确写法是“jié nàn”。这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诘”读

诘难的拼音怎么写的拼

“诘难”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中文词汇,其拼音的正确写法是“jié nàn”。这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诘”读作第四声(jié),而“难”在此处同样念作第四声(nàn)。在日常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诘”与“结”“洁”等形近字的发音区别,以及“难”在多音字语境中的灵活应用。

词语结构与词义演变

从构词法来看,“诘难”属于并列式复合词,由意义相近的两个语素构成。在古汉语中,“诘”本义为责问、追问(《说文解字》释为“问也”),“难”则通“谴”,表示质问、驳斥。《后汉书·桓荣传》中便有“臣不敢为诘难”之句,此处即强调辩驳质疑之意。现代汉语中,该词保留了这一核心语义,主要用于描述以问题或异议对某观点进行系统性质疑的行为。

常见使用场景解析

在学术研讨领域,“诘难”常出现在专家对论文的深度评审环节。例如某数学论文遭同行提出“严密性存在逻辑链条断裂,存在多个未闭环的诘难”。新闻报道领域亦常使用该词,如“环保组织针对企业碳排放数据提出多项技术性诘难”。这种用法凸显了专业领域内高标准的要求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境中有时会出现“诘难式提问”的说法,这种变形用法更强调质疑的连续性和攻击性。

文化内涵与语境适配

“诘难”承载着中华文化对辩证思维的重视。《礼记·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道出了质疑精神的重要性。在哲学对话里,苏格拉底的诘问术(elenchos)与汉语“诘难”形成跨文化呼应,均指向通过层层追问揭示真理的思维方式。现代职场中,合理运用诘难技巧可促进创新,但须把握“建设性质疑”的分寸,避免演变为单纯的攻击性行为。

发音误区与常见错误

多数学习者在该词发音上易犯两类错误:一是将首字误读为第一声(jiē),混淆了与“接”字的发音;二是将末字读作第二声(nán),未能识别此语境下应取“责难”的引申义。台湾地区部分词典虽标注为“詰難”(jié nán),但大陆现行规范统一采用“难”字第四声的读法,反映了现代汉语规范化进程中的语音调整。

语法功能与扩展搭配

作为及物动词,“诘难”可接“观点”“理论”“行为”等多种宾语成分。如“学者们诘难传统经济模型”“伦理学家诘难基因编辑技术”。其否定式“无可诘难”或“难以诘难”常用于强调论证的严密性,而“主动诘难”则突出质疑的主动性。进阶用法中可构成成语“百般诘难”,例如“面对记者百般诘难,专家始终冷静回应”,凸显了质疑强度。

语言对比与认知扩展

对比英语“interrogate”或“challenge”,“诘难”更强调质疑的系统性而非对抗性。日语借用汉字写为「詰問」(きつもん),突显了追问的紧迫感。这种语义细微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学术质疑的态度差异。掌握“诘难”的准确发音与用法,不仅关乎语言规范,更是理解批判性思维表达方式的重要载体。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在正式学术论文中,应优先选择“质疑”“商榷”等较温和词汇,仅在需要强调批判力度时使用“诘难”。例如“学界前辈对本文核心假设提出严峻诘难,促使研究团队重新审视数据模型”。使用时需注意宾语的量词搭配,通常为“多重诘难”“连续诘难”等复合结构。翻译对外学术交流材料时,建议根据上下文选择对应英文语境中接受度最高的表达方式。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诘难的拼音怎么写的拼

点击下载 诘难的拼音怎么写的拼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9011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41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