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散文,文章讲述了少年区寄智斗强盗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勇敢与机智。下面为大家呈现其原文及翻译的拼音版相关内容。
童寄者,郴(chēn)州荛(ráo)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xū)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jù)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chuāng)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huì)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童寄者,郴(chēn)州荛(ráo)牧儿也。”翻译为: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郴州,在今湖南郴县。荛牧儿,打柴放牛的孩子 。)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xū)所卖之。”翻译为:他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反绑着他的双手,用布堵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把他卖到集市上。(反接,把双手反绑起来。虚所,集市。)
后面段落依此类推,都详细地翻译了原文内容。如“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翻译为:区寄假装像小孩似地啼哭,害怕得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对着喝酒,喝醉了。(易,轻视。)
《童区寄传》通过区寄这一形象,赞颂了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反抗斗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柳宗元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将区寄的勇敢无畏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为他的命运揪心,又为他最终的胜利喝彩。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邪恶时,要像区寄一样,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去战胜困难 。而且拼音版的呈现,更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朗读和理解原文,让这部经典作品能够跨越时间和语言的障碍,被更多人知晓和学习。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