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的拼音组词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2  评论 0

摘要:耸的拼音组词是什么“耸”字的拼音为sǒng,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用法。这个字既可以作为动词表达“高起”“直立”的动作,也可引申出“惊动”“引起注意”等抽象含

耸的拼音组词是什么

“耸”字的拼音为sǒng,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用法。这个字既可以作为动词表达“高起”“直立”的动作,也可引申出“惊动”“引起注意”等抽象含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组合方式,“耸”字可以搭配出多种生动形象的词语,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常见组词及用法。

一、自然景观类词汇

在描述自然地形时,"耸"字常与山体相关词汇搭配。"耸立"是最常见的组合,表示物体高耸直立的姿态,如"高楼耸立"""群峰耸立"。与之相近的还有"耸峙",强调山峰并列高耸的状态,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雄伟景象。例如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玉垒山就可用"耸峙"形容其地质特征。"耸翠"则突出植被覆盖的巍峨感,常用于山水诗中表现植被丰茂的山岭。

二、人体动作与情感表达

"耸肩"作为人体动作的典型表达,既包含物理动作(收缩肩部肌肉)的具象意义,也延伸出消极推脱的抽象含义(耸肩摊手)。在情感表达方面,"耸动"既能形容身体部位的颤动(如肌肉耸动),也可描述引发群体反应的情况(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耸人听闻"这个成语中,"耸"字通过夸张手法产生警醒效果,构成独特的贬义表达。这种多义性体现了汉字表意系统的精妙之处。

三、建筑结构与空间意象

在建筑领域,"耸观"一词突显建筑物的显眼特征,如古代文献《洛阳伽蓝记》中常有此类描述。现代汉语则多使用"耸拔"强调建筑物突破地平线的视觉冲击力,如描述摩天大楼时常说"城市天际线的耸拔轮廓"。与"耸动"的动作性不同,"耸拔"更强调静态的高度优势,适用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需要区分的是,"耸跨"作为古语词汇,特指桥梁垮塌事故,现代已较少使用。

四、文学修辞与语法功能

古汉语中,"耸"常与视觉感知类词汇搭配形成特色表达。例如"耸目"(震慑视觉)、"耸听"(刺激听觉)。这种搭配方式形成特殊的语法结构——动词+感官名词,产生强烈的文学效果。"耸激"作为动词短语,兼具刺激与激发双重含义,在文言文和现代文学中均有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耸动"已语法化为兼类词,既可作及物动词(耸动听众情绪),也可作形容词(耸动的场景描写)。

五、特殊用法与方言差异

在部分方言中,"耸"字保留着更原始的构词能力。如西南方言中存在"耸肩胛"的特殊组合,强调肩部动作的幅度。江淮官话中"耸"有突然弹起的含义,构成"耸一下"这类特色短语。学术研究指出,这些方言用法可能保留着古汉语的活化石特征,对语言演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殊用法未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但在方言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值得关注。

六、常见误用辨析

实际应用中常出现"耸然"与"竦然"的混用情况。从语源学考证,"竦"和"耸"本属同源字,但现代汉语已形成明确分工:"耸然"侧重物理高度带来的视觉震撼,"竦然"则强调心理层面的警觉反应。另一个易混淆词组是"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前者强调夸张传播的舆论效应,后者侧重事件本身的骇人程度。准确区分这些近义词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度。

最后的总结:语言系统的动态构建

"耸"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丰富用法,展现了汉字体系强大的组合能力和语义张力。从具体景观到抽象情感,从建筑术语到文学修辞,每个组合都承载着特定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随着语言的不断演变,新的词组组合仍在持续生成,这种动态特性正是汉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掌握基础词汇的关注语言的现实应用和语义流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本质特征。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耸的拼音组词是什么

点击下载 耸的拼音组词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096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83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