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宅里寻常见(qí wáng zhái lǐ xún cháng jiàn),崔九堂前几度闻(cuī jiǔ táng qián jǐ dù wén)。
正是江南好风景(zhèng shì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落花时节又逢君(luò huā shí jié yòu féng jūn)。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李龟年在江南的重逢,感慨万千。在拼音版的呈现下,我们能更清晰地感受每个字的读音,也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诵读这首千古名诗。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经常出入于达官贵人的府邸,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这样的豪华场所表演,那时的唐朝处于盛世,文化繁荣,王公贵族们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杜甫也因才华得以欣赏到李龟年的表演。然而安史之乱后,大唐江山风雨飘摇,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诗人和李龟年也都流落江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在江南重逢,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诗回忆往昔。“寻常见”和“几度闻”表明当年诗人与李龟年相见是很平常的事情。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崔九是当时朝中的宠臣,他们的宅第是当时的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李龟年的歌声和表演在这里频繁出现,杜甫也多次观赏。这反映出当时大唐盛世下高雅艺术的兴盛以及杜甫当时的生活环境充满着文化艺术气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的风景本是美好的,但落花时节却暗示着美好之中蕴含着衰落。在这个暮春季节,诗人与李龟年重逢。此时他们已不再是当年观赏盛景中的意气风发之人,而是经历了国家动荡、个人漂泊后的沧桑之人。一个“又”字,既有重逢的惊喜,更多的却是无限的感慨。
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是含蓄蕴藉。杜甫并没有直接倾诉自己多少年的坎坷经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只是通过和李龟年这一故人的重逢来侧面反映。以小见大,以个人的身世飘零反映出整个社会由盛转衰的巨大变迁。而且诗句质朴自然,用简单直白的话语勾勒出深沉的内涵。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在简短的二十八个字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从情感上看,这首诗充满了时过境迁的悲叹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往昔的盛景只能在回忆中找寻,在现实的落魄中,诗人只能在江南的落花时节与故人相逢,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短短几句诗中。
《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从历史意义来看,它是一首记录唐代社会变迁的史诗。以诗人个人与李龟年的经历为缩影,反映出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天翻地覆。在社会上层人物的府邸中常见的高雅艺术表演,到如今只能在江南落花时节与故人回忆往昔,这其中体现了王朝兴衰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诗歌的影响方面,后世很多诗人在表达世事无常、时过境迁之感时都会借鉴杜甫这首诗的手法。它以简洁而深刻的内涵,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让人们在诵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在大时代面前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奈。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