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是一则富有深刻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以文言文(小古文)的形式呈现。以下先给出其拼音版本,再详细解读。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对应的拼音为:“sòng rén yǒu mǐn qí miáo zhī bù zhǎng ér yà zhī zhě ,máng máng rán guī ,wèi qí rén yuē :‘jīn rì bìng yǐ ! yú zhù miáo zhǎng yǐ !’qí zǐ qū ér wǎng shì zhī ,miáo zé gǎo yǐ 。”
故事说的是,在古时候,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担心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心里总是盼着禾苗能快点长高。每天,他都会跑到田里去,看着那些禾苗,觉得它们好像丝毫没有生长的迹象,这可把他愁坏了。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心想:“我要帮帮这些禾苗,让它们快点长高!”于是,他就跑到田里,一棵一棵地把禾苗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自己精疲力竭。回到家后,他还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我总算帮禾苗长高了不少!”他的儿子听了,觉得很奇怪,连忙跑到田里去看。最后的总结发现,那些被拔过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顺应这些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就拿禾苗的生长来说,它需要经历发芽、生根、长叶、拔节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我们只能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耐心等待它的成长,而不能通过人为的方式去违背它的生长规律,强行让它快速生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犯类似的错误。比如在学习上,有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快速取得好成绩,就采用拼命熬夜学习、大量刷题等过度的学习方式,却忽略了合理休息和总结归纳的重要性,最后的总结很可能是身体疲惫不堪,学习成绩也不见得提高。又比如在工作中,有的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忽视了工作的细节和质量,匆匆忙忙地交差,最终可能需要返工重做,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表现。
在现代教育中,《揠苗助长》的寓意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各种超前教育,强迫孩子学习一些他们这个阶段并不适合学习的内容。比如,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这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期内表现出比同龄人更“聪明”的样子,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揠苗助长小古文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