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的拼音是“yǒu mù gòng dǔ”。“有”字读音为“yǒu”,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基础且常用的字,读音的声调为第三声;“目”字读“mù”,是第四声,意为眼睛,常被用来表示视线、眼睛所看到的范围等,是“有目共睹”这个词中与“见”相关概念的核心体现;“共”字读音“gòng”,属于第一声,有共同、一起的意思,在这个词里表示大家都、所有人的意味;“睹”字读音“dǔ”,是第三声,意为看见、目睹。
“有目共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这一成语常被用于形容客观存在的、大家都能亲眼看到的、无需争议的事实或现象。例如在描述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人们会说国家在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从城市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到偏远地区日益改善的生活条件等,这些都是能够被大众直观感受到的成果,因此可以用“有目共睹”来概括性地表述。
在众多文学作品里,“有目共睹”也频繁登场。古代的诗词文赋中虽不常以成语形式出现,但表达相似语义的语句众多。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诸多诗篇,他描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战后社会的破败景象,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其惨状的“有目共睹”虽不是以这个成语表述,但所传达的意境是一样的。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目共睹”更是被广泛运用。小说里用来描述人物的杰出才华或者在某个事件里做出的显著贡献;散文作品中用于渲染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大众所共同见证的时代特征等。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里,“有目共睹”使用频率颇高。比如在一场体育赛事后,运动员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绩,观众们就会说:“他今天的精彩表现,那可真是 有目共睹的,所有观众都看呆了!”或者在评价一个慈善家的贡献时,“他为贫困地区捐赠的教育资源,造福了那里的孩子,这么大的善举 有目共睹。”它以简洁的方式肯定了被描述对象的突出性,使得交流更为生动直接。无论是口语交流还是书面写作,它都是一个能清晰传达肯定意味的有效表达方式。
“有目共睹”与其他表示能被清楚看见的词语如“众所周知”“显而易见”有一定区别。“众所周知”侧重于大家都知晓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不一定是通过眼睛看来的,可能是一种普遍的传闻、历史知识或者众人了解的规定等。“显而易见”强调事情或道理的明显性,容易被看清楚、理解,更侧重于逻辑上的清晰呈现。“有目共睹”主要突出所见的事实,以直观视觉感受为依据,来强调某一事物的真实性和确定性 。它们虽然都有表明某种情况清晰、明显的意思 ,但在语义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恰当选用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有目共睹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