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大门对联方法
买回来的对联怎么贴呢?怎么区分上下联?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这样贴对联正确吗?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正确的大门对联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这里按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你看。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可能是别人从毛泽东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毛泽东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另当别论。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起源,联界尚无定论,也很难定论。究其原因,一是当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从未涉及对联文体;二是诗文、方志、掌故等涉及对联的资料少得可怜,零散孤立,不足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三是尚无联史专家对楹联发展史进行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所持观点多为一家之言。据此情况,我们不妨将各种主要观点介绍出来,在尊重其立论的前提下,作出我们的判断。
1、对联起源于偶文。对偶的应用,是人类使用语言、文字的自然产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朴素的对称美学观念的影响下,无意识地创造了对称性的语言。文字产生以后,文人们将这些语言、思想记录下来,就产生了对称性的文句,即为偶文。
上古时期的《吴越春秋》中载有一首《弹歌》(传为黄帝所作):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歌辞的意思是,割断竹子,连接成弓,装上泥土,飞射禽兽,猎取肉食。歌辞两言一句,音节短促,节奏感很强,可能是制弹弓时所唱,也可能是用弹弓狩猎时所唱,非常古朴敦厚,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四个短句都是动宾结构,词性相当,虽然不是对联,但其对偶的修辞法与现在的律联是一致的。
偶文在先秦的诗文中更为频繁地出现。如:《尚书》:“满招损,谦受益。”《周易·乾文言》:“水流湿,火就燥。”屈原《离骚·湘君》:“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礼记》:“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些对偶句,都是自然运用,未加任何雕琢,为对联的产生奠定了修辞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偶文逐渐发展为民谣、谚语、对联、骈文等形式,偶文是产生对联的直接母体。
2、对联起源于桃符。此说的根据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写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檮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庭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孟昶为蜀国开国国君孟知祥第三子,在位三十年。他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重余庆,地接长春”,《洛中记异录》则记为“天隆余庆,圣祚长春”。这说明,此时的桃符已由画像改为书写文字,已形成春联(门联)的形式。另外,如将桃符上的四言句视为偶文,在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说五百年后的当时,声律是和谐的,但经孟昶改为五言句,两句之第四字(余、长)均为平声,按今律要求是失对的。这说明,由偶文向对联转化时,是存在矛盾的,或者说是不自然的,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衍化过程。
“楹联始于桃符”这一论断,由于出自清代大学者纪晓岚之口,他的弟子梁章钜又大力宣扬和肯定,使得这一论点盛行几百年而不衰,时至今日,此论点仍处于统治地位。鄙人以为,此论点尚有可商榷之处:
对联的本质特征是对仗,它的起源应该是讲求对偶的偶文,二者之间存在血脉关系,或者说存在遗传基因。桃符是一个习俗的产物和载体。上古时代,过年驱鬼用的是大桃人,后来,嫌做桃人太麻烦,才改用桃木板,即桃符,在桃符上面画上神像。从汉代起,又由画像逐步变为书写“祈福禳灾”、“逢凶化吉”之语,进而改为写对偶的诗句(即所谓绝句),或者对偶的联语,即对联。对联与桃符的关系,不是继承、遗传关系,而是文字与载体的关系。因此,说对联起源于桃符是概念的错位与混乱。正像桃符上曾画有神像或书有诗句,不能说美术、律诗起源于桃符一样。
3、对联起源于骈文、律诗。立论者和支持者多为学者名家或联界权威。持相反观点,认为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者,也有学者、教授。二者最关键的论据就是对联、骈文、律诗产生的时间谁先谁后。按文学史论,骈体文产生于魏晋,律诗产生于南北朝,这没有太多的疑问。关键是对联产生于何时,在两者之后?在两者之前?还是在两者中间?这个问题,今日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谁是谁非不要轻易肯定和否定,留待历史做结论吧!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其产生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对联产生的时间,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生于五代。有论者认为,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对偶转变为对联,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而古老的一种民俗挂桃符,促成了对联的“一朝分娩”。五代后蜀主孟昶的题桃符联,就成了我国的第一副对联。
有反驳者说,孟昶题桃符联只是春联,而春联只是对联的一种,不能把此联称为第一副对联。因此,此说就改口说,“孟昶题桃符联”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第一副春联。
那么,最早的对联产生于何时呢?
2、产生于唐代。此说集聚了多位大家。有论者认为,赋、骈文、律诗的成熟和发展,特别是律诗的成熟,为对联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即骈文、律诗成就了对联;联句、摘句、书壁、酒令等活动形式,也促成了对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