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怎样贴对联(怎样贴对联不容易掉)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9/1 6:11:34 人气:4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上下 平仄 下联 重复

本文目录一览:

1、对联的正确贴法是怎么贴??

2、春联怎么贴才正确 春联怎么贴

3、对联的正确贴法

现在的对联跟以前的不一样,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而且现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上联下联的.反正你怎么念的顺就怎么贴,现在横批大多都是从左往右的,上联贴左,下联贴右.

如果真要较真儿,就这样,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也就是说,你迎着门走来,上联是在你的右手边的。下联自然就贴在左边。

至于怎么分上下联,就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联,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联。

在现在汉语拼音中,一、二声是平音,三、四声是仄音。

扩展资料: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_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对联-百度百科

1、贴法一:如果按照古代文化来张贴春联,一般人是面对着大门的时候,上联贴门右边。下联贴门左边,横联是从左往右写。

2、贴法二:如果是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来贴,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简单化,现在的人都是上联贴左手边。下联贴右手边,横批从左往右读。

贴对联,汉族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但是对联要怎么贴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对联贴法

对联的类别决定对联的贴法。现在,借陈树德先生的对联知识结构图解表来谈怎样贴对联,要掌握贴对联,首要任务是明白对联的分类。

如果孤立内容相关来讲平仄相谐,可能会产生不对不联的效果。贴对联之前,应辨别对联的类型。

1.散联,有横额看横额,没有横额看语境。

2.通联:先看横额,再看逻辑,然后语境,顺序,最后平仄。

3.格联:通常看平仄。一般上仄下平,在特殊意境下,可以倒过来。可参见本词条“后世发展”、这一标题栏所举例子。

要正确贴对联,可参考对联系统知识图解。总而言之,格律对联看平仄,有时讲语义。非格律对联区分上下联应该根据横额(横批)找线索。如对联{山舞银蛇兆丰年,花开富贵报平安。},开头字“山”和“花”均是平声。结尾的“年”和“安”也是平声。但可以根据横额找线索,把关联字连起来即得上下联。

再如对联“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上下联都是仄声收尾,拟出横额即能区分上下联。

对联的禁忌

三忌

近几年从联书尤其是征联中发现,有些作者由于不谙联律,所作的对联毛病不少。这些毛病,有些是可以谅解的,有些则必须克服。这里提出“三忌”,就是针对目前存在“必须克服”的三个比较普遍也比较突出的问题来说的。

一忌合掌。

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正对”则不然。“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也有同一联内出现意思重复者。如湖南羊年征联,有人撰联如下:

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

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

此联用语就不像对联。下联“高兴地”、“愉快地”意思又雷同。这种雷同,虽然不是出现在上下联中,也是一种合掌,因此也应当避免。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特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二忌同位与不规则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指上下联相同位置上所用的字完全一样。例如:

有李先生满腔热血,

无李先生满屋诗书。

这副对联,上下重复“李先生满”四字,不作对联则已,若作对联用,就显得太单调了。

有两种情形例外:

一是个别多少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可视为骈句影响在对联中的残留。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胡叔心、陈公甫和王阳明,皆明代理学家。大成,文章精华。西河氏,春秋时子夏,孔子弟子。太史公,汉司马迁。文中子,隋人王通谥号,著《中说》十篇,亦称《文中子》。三人皆河津人,且以文学著称。这副对联就重复了“于”、“之”二字。

二是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采用。

所谓不规则重字,是指上下联在不同位置出现相同的字。例如:

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此乃某君题某地一瀑布联。上联第一字为“玉”,下联第六字为“玉”,就造成了重字。若把下联的“玉”改为“雪”之类,虽然也不是很好,至少不规则重字就避开了。

产生这种不规则重字,多为疏忽所致。

三忌平仄过分失调。

所谓“过分失调”,或者表现为平仄相同的字连续使用过多,从而违反平仄交替的原则。就是说一联内连续使用三、四个平声字或者三、四个仄声字。例如:

窗明风和人快意,

酒香客醉主尽情。

这副对联写得怎么样姑且不说,上联“窗、明、风、和、人”连用五个平声字,下联“客、醉、主、尽”连用四个仄声字,读起来就不上口。这跟以同韵取巧的对联(见本书“同韵”一节),是完全不同的。

或者表现为上下联的平仄完全或大部分雷同,从而违反平仄对立的原则。例如:

家庭和睦生产好;

夫妻美满幸福多。

这副对联,本当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格律。上联第三号位当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和”,第六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产”,若从拗救的角度看,还是可以的。下联一、二号位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夫妻”,第三、四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美满”,这与上联的平仄就雷同了。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37085.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