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音缥缈绕戏楼:正乙祠琐忆》
说实话正乙祠戏楼,真没在“会馆”里面听过戏。北京人爱说“听戏”正乙祠戏楼,其实是“看戏”——亲临现场,看着“角儿”们亮相出场,跟着众人喝彩拍掌正乙祠戏楼;也有人跟着台上的人“哼哼”,才子佳人、古今将相、千军万马、天地人家……按今天的商业体验感来说,那种现场感、代入感直比3D效果正乙祠戏楼!今天,北京的戏楼当数正乙祠,说来也巧,它位于“京剧”诞生地“宣南”,不折不扣的近水楼台,您若信步由缰,顺着琉璃厂一路向北,准能找得到它。?
正乙祠位于西河沿街220号,东接大栅栏、观音寺街,南邻琉璃厂,北向和平门,地处宣南与西城接壤之间,名人故居、会馆、商业街区等将之夹杂其间。因此,这一带一向谓之曰“三多”,即古迹多、典故多、趣事异闻多。
正乙祠据传始建于明代。“祠庙”区别于寺院、坛庙,多因功能不同,“祠”所供奉的或是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符、或与倡导的生活方式相关的神祇和勋臣有关。明代北京有“岁祭九庙”之说,“九庙”指的是:都城隍庙、北极真武庙、东岳泰山庙、汉寿亭侯庙、京师太仓神庙、先牧神庙、文丞相祠、灵济宫、姚广孝祠等。而“正乙祠”供奉的是正乙玄坛老祖赵公明,相传是武财神化身。正乙祠地处正阳门、琉璃厂等文化商圈所构成的“宣南”文化中心,商贾云集、辐辏繁华,更有火神庙、灶王庙、财神庙等镶嵌其中,当年驻足流连、往来香火……热闹景况自不必说了。
及至康熙六年(1667年),在京多有商业往来的浙江绍兴籍商人群体集资将“正乙祠”买下,更名为“银号会馆”,其功能为“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自此,“正乙祠”成为了京师为数不多的“行业”会馆之一。自“银号会馆”入驻前门西河沿街,左邻右舍中又搬来了汇聚银号、乾云生钱庄、河北钱栈局等多家“金融机构”。清中晚期,西河沿街又迎来了盐业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中原证券交易所等新式银行、证券机构。因此,有学者称“西河沿街”为我国最早的“金融街”,其实不无道理。
也有人将戏楼称为“戏台”,这是从规模上将演戏的场所作一区分,即厅堂简陋者为“台”,专设独立又装潢繁复者为“楼”——这是笔者的解释。如果按建筑规模,“戏台”确实不若“戏楼”气派和规矩,但若按其中的“故事”和“主角”,其实二者不分高下,因此,本文将戏台、戏楼统称为“戏楼”。
北京的戏楼一般“藏”于皇家园林、大宅门、上规模的饭庄子以及会馆之中。据《燕都梨园》一书介绍,1921年前后计算“北京带有戏台的饭庄一二十个、城内自备戏台的大宅门七八十个,每个场所平均每年办三次‘堂会’计算,推测几乎每天都上演‘堂会’”。要说会馆里的“戏楼”,梅兰芳梅老板在他《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中曾经这样描述他亲临的“各色”戏楼:“规模大的如虎坊桥湖广会馆,三面有楼,和大栅栏的广德楼差不多。小一些的如越中先贤祠、江西会馆,全蜀会馆……织云公所也有戏台,看戏的座位有楼,有些像三庆茶园的样子。辛亥革命以前湖广会馆演戏最多,宣南的饭馆如广和居、便宜坊等,生意也最兴旺,民国以来宣南渐渐冷落,只有江西会馆每逢张勋来京,必在那里办盛大的堂会演几天戏。旧刑部街奉天会馆,东院是花厅,西院有戏台,没有楼,台也比较简陋,张作霖时代这个会馆很兴旺,常有大堂会,动不动就是梅、杨、余每人双出……”
北京的会馆,大多数为来京赶考的举子和在京候任的官员而设,随着商业融通的需要,同乡和同行业会馆也应运而生。会馆中设有“戏楼”多出现于行业会馆的建筑布局中,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地域文化的交融、地域商贾审美品位的不同,会馆戏楼在艺术风貌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造型风格、装饰趣味、色彩运用。戏楼顶部仪态万千,南北不同、内外有别;楼顶构件与雕刻等装饰细节的风格迥异、取材多变;色彩分布或平淡素朴、或五彩缤纷。随着会馆文化、社会风习的发展,戏楼在会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逐渐演化成会馆节庆、仪典的中心。会馆戏楼也从庭院式、露天式逐渐发展,开始在庭院式的冠岩上加盖遮风避雨的屋顶,渐次发展到光绪三十三年落成的天津广东会馆中戏楼的样子已臻规模上的极致(较之皇家戏楼“德和园”相比,于民间已算规模宏大)。从布局上讲,在多进四合院单层建筑的空间布局中,戏楼拔地而起,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在“正乙祠”及所涉会馆总共占地2333平方米的方圆内,戏楼、观剧场所(即观众席)等建筑面积居然占了三分之二。
“正乙祠”以“戏楼”而蜚声京华是与两次扩建相关。第一次扩建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这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正乙祠”的建筑布局,即内有戏楼、大堂、厢房等。彼时,正逢昆曲流行京师,“传奇”和“杂剧”成了正乙祠戏楼的“常客”,而逢年过节时,浙江绍兴的传统民间社火和木莲戏等成了正乙祠的“保留剧目”,也是慰藉乡愁的精神依托。第二次扩建目的是为了打造一处“饮馔宴乐之所”,因此,扩建主要针对“戏楼”。“正乙祠”的戏楼,内部高三层,戏台三面开放,两层舞台之间开有方形孔道,设吊钩,专为演出神怪戏时特效所需,台前三面环楼,两旁有楼梯;看楼中心为马蹄形,上有罩棚,可容纳数百人。有清以来,“戏楼”建筑多见于皇家宫苑中,紫禁城内目前现存畅音阁戏台、漱芳斋内室外剧场两处、倦勤斋室内剧场,颐和园尚有德和园戏台,从现存“戏楼”来看,当属京城第一皇家规制。另外,与皇家戏楼沾亲带故的还有京外热河行宫中的清音阁等……京师南城,天子脚下,能有一处供普通百姓宴乐观戏的场所,在当时,实属难得。更为难得的是“正乙祠”戏楼的扩建适逢“京剧”初音绽放——徽班进京,正乙祠东邻大栅栏、南接八大胡同、琉璃厂等,恰是徽班进京后的落脚点。有学者称“正乙祠”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除了建造年代久远外,其见证了京剧由盛转衰的过程,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从同治年间,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谭鑫培等相继在正乙祠登台演出;之后,1881年,四喜班班主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进京,也一直在正乙祠唱戏,应张文远邀约,梅巧玲还率四喜班演出,主要演员杨隆寿、姚增禄、鲍福山、余紫云等都是彼时的名角儿;民国八年,京剧名角余叔岩更是在正乙祠为母亲庆祝六十大寿,遍邀同行欢聚,场面盛大,许多名角儿为了捧场都要“钻”个反串:架子花脸李寿山反串丫鬟,旦角芙蓉草反串强盗张三,武花脸钱金福反串村姑,尤其是梅兰芳梅老板最是露脸——反串的是《辕门射戟》里的小生……
如今的“正乙祠”除了演剧之外,更是北京一个综合性文化地标。其间,有供文人墨客聚会的雅集茶社;有纪念梅兰芳先生的蜡像原景;有以戏剧、戏曲等专业书籍为主的正乙祠书屋等等。但最令京城票友牵挂的,还是即将粉墨登场的一出出大戏,就像正乙祠戏楼前的一副对联所述:“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文|金毓敏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纪事公号:beijingjishi 欢迎分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