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欲自然心似水;
有营何止事如毛。
此联选自宋代赵师秀《呈蒋薛二友》。
上联是说,一个人在没有什么贪欲和奢求时,他的心自然如止水,非常平静,形容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唐代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下联是说,人一旦有了营谋或追逐,过分热衷于名利,内心就会躁急不安,那缠身之事岂止如牛毛之多。正是“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故《庄子·庚桑楚》指出“全汝形,抱汝生(生,通性,即保住你的天性),无使汝思虑营营(即劳而不知休息貌)”。
享寿87岁的清代文学家尤侗在《静箴》中说:“君子养身,莫善于静。静如止水,静如明镜。”如何使自己的心静如止水呢?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的一段话可供借鉴:“心无止息,百忧以感之,众虑以扰之。若风之吹水,使之时起波澜,非所以养寿也。大约从事静坐,初不能妄念尽捐,宜注一念。由一念至于无念,如水之不起波澜。寂定之余,觉有无穷恬淡之意味,愿与世人共之。”
此联主要是劝人们不要过分奢求,而要劳逸有度,修养身心,正如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所言: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02】
优游乐闲静;
恬淡养清虚。
这是清代文学家姜宸英(1628—1699)自题书斋“真意堂”联。姜虽年七十始举进士,但从其书斋名“真意堂”(取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之意)和该联内容看,可知是一位达观之士。
上联的“优游”,谓悠闲自得。语本《诗经》:“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清代王滔《〈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闲静”,即安闲宁静。语本《荀子·王霸》:“形体好逸而安重闲静莫愉焉”。
上联是说,过着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生活,可以愉悦心情。
下联的“恬淡”,即清静淡泊。语本《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无为则俞俞(从容自得的样子)。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汉代王充《论衡·定贤》亦云:“恬憺无欲,志不在于仕,苟欲全身养性为贤乎?是则老聃之徒也。”后多用以指不热衷于名利。
下联“清虚”,即清静虚无。阮籍《首阳山赋》云:“且清虚以安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北齐刘昼说:“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恬心清,则形无累矣。”
下联是说,只要恬淡无欲,清虚栖心,追求精神的安宁,就能达到养神全形的效果。当然,这里的所谓清静养神,并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无所事事,而是要摒除杂念,专心致志,精神静谧。
【03】
广阔胸襟容四海;
浩然正气弥六合。
这副对联出自有医林状元美誉的明代御医龚廷贤。
上联是说,广阔的胸怀能容纳天下。
“浩然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意谓我善于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六合”,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庙。意思是说,正大刚直之气能充满宇宙。
这副对联的主旨是倡导宽容,有这种容纳四海的广阔胸怀,就能“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宽容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有道是:大度容人忧愁少,虚心接物幸福多。举凡为人为学为文为商为政,都不妨强调一个“容”字,兼容、包容、宽容、容忍,容百家之长,容他之短,“能容人处且容人,得宽怀处且宽怀”,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于人际关系乃至事业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
正是:胸怀宽广能增寿,德高望重可延年。
【04】
处世无奇,惟忠惟恕;
治家有道,克勤克俭。
这是一副谈论处世与治家的格言联。
上联是说,处世没有什么奇招,只有忠和恕而已。语本《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说,孔子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忠,有忠诚、忠厚、忠实、忠心、忠贞等意,《左传》中说“忠为令德”。恕,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已之心度人之心;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人宽容,汉代王符《潜夫论》说“恕者,仁之本也。”
对于什么是忠和恕,孔子自己下过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忠”则是“恕”的更积极的一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上联道出了人们应“终身行之”的立身处世之法,惟忠惟恕。
下联则讲治家之道。持家,管理家事有什么道理和方法可以遵循呢?最重要的是“克勤克俭”。克,能够,语本《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后用克勤克俭称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勤与俭,不仅是治家兴家之道,在其他方面也益处颇多。清初官至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在《聪训斋语》中曾说:“老氏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啬之义,方有余地。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处,可以蠲烦去忧。”
【05】
近市声喧,清风明月不用买;
家贫客少,鸟语花香自可人。
此联引自清代陆旁和自题门联,选自吴恭亨《对联话》。
上联写居处,意谓临近市区,虽然喧闹嘈杂,什么东西都得买,然而清风明月的美景却可以无偿享受。“清风明月不用买”,化用唐代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诗句。
下联写寂静,意谓家贫客少,未免寂静,正所谓“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鸟啼声声,花香阵阵,更惬人意。正如清代诗人李斗所云:“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只要安贫乐道,苦境也会成为乐境。正是: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大自然赐予的清风明月,可人的鸟语花香,正是供人修身养性的佳境。
【06】
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
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此联为清代汪退谷自题书室联,选自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
汪退谷(1658-1723),号士鋐,又号秋泉,字文升,清诗文家,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右中允,编有《近光集》《黄山志续集》等。
上联讲济人利物之道。上联的“汲”,引水于井也。“于物有济”,这里的“物”,指他人、公众,即帮助别人,有利公众。“济”,益也,《老子》有言:“济其事”。宋代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云:“岁大疫,亲旧有尽室病卧者,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上联是说,即使做汲水浇花这样的小事,也要想到济人利物之道,“勿以善小而不为。”
下联讲少欲心安之理。下联的“扫”,除也。“几”,是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予”,我也,宋代王安石《云山诗送正文之》诗:“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安”,静也,《鬼谷子》说“安者,谓少欲而心安也。”
下联是说,扫除窗尘,摆设几席几案,要考虑有利自身养体静心,使“予心以安”。如何才能“予心以安”呢?这里最重要的是少欲,一要戒自私自利之念,少欲不贪才心安,才不致为形所累。二要戒浮躁之心,如此才会心安。
【07】
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
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
这是一副劝诫人们正确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联语。
上联的“贪心”,即贪得的欲望。“私心”,即为自己打算的念头,或私心妄念。《尸子·治天下》有言:“无私,百智之宗也。”“心底无私天地宽。”而“清白”指品行纯洁,没有污点。苏轼《叶嘉传》:“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也特指廉洁不贪污。”
上联是说,为人无贪心,无私心,不为外物所诱,心存清白,廉洁自守,能保持这种高尚人格的人,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致有“身被名牵”“心为形役”的苦恼。
下联的“不寻事”,即不故意制造事端或找麻烦。“不怕事”,指不怕惹是非或不怕犯错误。宋代苏辙云:“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清代申居郧也说:“人该省事,不可怕事。”“余地”,是指言论或行动中留有可以回旋的空间。
下联是说,人做事要有胆有识,敢于担当,既不惹事生非,又不胆小怕事,在处理具体事情上还要讲究策略,注意分寸,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样就能进退自由,应付裕如,获得主动权。这是一种节制适度的平衡,是一种立身达人的智慧。
此联启示我们:只要去贪欲之念,弃非分之想,戒浮躁之心,就能自逍遥,真快乐。
【08】
三顿饭,数杯茗,一炉香,万卷书,
何必向尘寰外求真仙佛;
晓露花,午风竹,晚山霞,夜江月,
都于无字句处寓大文章。
这是清咸丰举人陈维英撰写的读书养性联。
上联写作者有规律的读书生活。每天按时吃三顿适口的饭菜,品几盏沁人心脾的佳茗,伴着香炉的缕缕青烟,坐拥万卷书城捧读奇书,神交古人,可谓其乐融融,何必脱离尘寰到世外去寻仙求佛?
下联写居所周围的景色及作者的起居,清晨的花草带着晶莹的露珠供人餐霞饮露,正午的翠竹摇曳在轻风之中显示其有节有柔的品格,傍晚的山霞映红天际,静夜的月光洒落在沉寂的江上。作者以时序为经,以风物为纬,编织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动人画卷。这些都是无字句的自然美景提供的文章素材。面对这媚人的山光水色花草翠竹,能不令人文如泉涌吗?
全联表达了作者粗茶淡饭、焚香读书、寻花问竹、观霞赏月的雅趣。
【09】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知交老更亲。
这是清代书法家、文学家王文治(1730—1802)的赠友联。
人生在世,为己为民为国,又为了子女成龙成凤,确实不可不忙,不得不忙。然而什么是“闲”呢?人生为什么要看重“闲”呢?明代戏曲作家高濂在《燕闲清赏笺》的开篇曾对“闲”作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心无驰猎之劳,身无牵臂之役,避俗逃名,顺时安处,世称曰闲。而闲者,匪徒尸居肉食,无所事事之谓。俾闲而博弈樗蒲,又岂君子之所贵哉?”也就是说,“闲”首先是悠闲,心无所追逐,身无劳苦之役;其次是避俗逃名,韩愈说“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要闲就不能为世俗功名利禄所累,而要随分随缘,顺时安处。当然休闲者,也决不是尸居肉食,无所事事之人,而是无拘束地做自己所雅好之事,而之所以要看重“闲”,就在于闲可以养性,可以悦心,可以怡生安寿,让人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下联的“知交”,即知心朋友。“知交”之所以“老更亲”,在于道义之交老而益深。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在《再示知让》诗中说:“学以腴其身,友以益其寿。识以坦其心,守以慎其耦。时命不可知,四者我宜有。”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10】
生活恰如鱼饮水;
进修浑似燕衔泥。
这是董必武(1886—1975)的书室联。
上联是说人的生活起居要像“鱼饮水”那样有节奏有规律,《黄帝内经》有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下联化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一语。意思是说,要进益道德和学业,就得有酷似“燕衔泥”的执著勤恳。宋代陈造《春日客中》诗:“露桃烟柳为谁好,蜂蜜燕泥徒自忙。”每到春天,成双成对的燕子,孜孜不倦,一点一滴衔泥在住家的横梁上或屋檐下筑窝营巢,产卵孵雏。“燕衔泥”这种执著勤恳的精神给人们进德修业以有益启示。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