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财富、事业、孩子,等等。之所以在意,都是因为前面被冠以“我”的标签。因为有了这个设定,所以,“我”的家庭就比别人优越,“我”的财富就比别人重要,“我”的事业就比别人出色,“我”的孩子就比别人特殊。于是就会出现攀比心,产生竞争。因为这种自我的重要感和优越感,又会带来自我的主宰欲,总想支配别人,这就使人生处处面临冲突。
生命就像流水,眼前这个色身.只是其中早现的一朵浪花。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
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无明,就是不觉的力量,令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内在的起心动念。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来源 一品句子)进而把这个念头当作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的本身并不是你。因为缺乏观照,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带来种种喜怒哀乐,也带来我们的生死和轮回。
说到轮回,我们往往联想到前生后世,以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实轮回的内涵不仅于此,从广义上说,轮回就是一种心理重复。所以,我们不是此生结束之后才去轮回,现在的每个当下就处于轮回中。那些做事业的人,因为对事业成功的渴求,会百般努力,不断追求,由此形成执著。这种执著又会继续强化对事业的渴求,进入下一轮的努力、追逐、执著。对事业如此,对感情、地位、权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复某种心理。因为重复,就把心理能量不断汇聚于此,使这个念头得到强化,进而成为生命主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有些人来说,事业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一切。这个“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发展而来。我们努力经营着,最后就像作茧自缚那样,把自己织进一个不及盈寸的空间,却把它当作了整个世界。
这就是轮回——它的起点在我们的心,终点则是我们执著的对象。当然,这个终点只是暂时的,因为它还会继续成为起点,展开下一轮执著。只要被某种心理抓住,我们就会不断就范,不断受其驱使。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形成相应的人生轨迹。有句话叫做:“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样,心念也是在这样的不断重复中逐步定型,成为性格,成为人格。所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因为每一念都在积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只关注看得见的外在成果,却忽略看不见的内在改变;只在乎拥有什么,却不在乎我是什么。其实,是什么远比拥有什么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而内在影响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才是决定生命走向的关键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没有转变之前,会生生世世缠绕着我们,就像如影随形的魔鬼那样,令我们不得安宁。如果听之任之,轮回是没有尽头的,会不断展现与之相应的生命形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们却从来搞不清,这些心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从未管理过自己的心。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顺其自然不也很好,不也同样精彩?
但我们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随时会制造垃圾一样,我们的言行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产生心灵垃圾。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贪嗔痴的垃圾非但不会自行降解,还会继续滋生新的问题。
所以说,了解心理的形成规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经过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上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怎样才能对心灵进行管理?我们的心就像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荆棘,就会遍布荆棘,给我们带来痛苦;如果播下花草,就会盛开鲜花,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这就是在给心灵播种。
我们的所思所行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即事情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结果,即起心动念所形成的心理记录,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还会继续生长,积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后,又会促使我们去重复它,并在重复过程中日渐壮大。当某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主导整个生命。如果这种心理是负面的,就会使我们成为它的牺牲品。就像那些犯罪者,同然是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们是自身烦恼的牺牲品,是负面心理的牺牲品。此外,有些人是爱情的牺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虚荣的牺牲品,有些人是赌博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他们从未管理过内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使不良心理强壮起来,结果使自己沦为傀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了解并有效管理内心。对生命来说,没有比这个重要的。因为心才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无从逃避也无法舍弃的。
心,才是佛法关注的重点,才是修行的人手处和着力点。但不少学佛者却把念佛诵经作为和佛菩萨交易的筹码,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将来可以把这些功德找阿弥陀佛报销。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兑现,就要产生效益。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念佛不灵,诵经无用。以这样的心态来念,效果可想而知。
诵经念佛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如果对念诵内容缺乏认识,又无正确发心,这声佛号就不会念得相应,更无法在内心形成正念。如果正念缺失或不够强大,一旦妄念现起,我们依然会束手无策,为其所转。
修行所要解决的,正是心念问题。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念头,想着家庭,想着孩子,想着事业,想着人际关系,终日在其中忙来忙去。这些念头就像高处冲下的瀑布,湍急迅猛,来势汹汹。在这妄念的瀑流中,我们除了身不由己地随之漂浮,还有可能把握方向吗?
我们每天做些什么,不仅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执著什么,在乎什么,想要得到什么。这种执著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心。有些人会执著于事业,有些人会执著于地位,有些人会执著于儿女,所有这些执著,都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养成的。我们每天想着事业,事业在内心的股份就会不断增强;我们每天想着儿女,儿女在内心的砝码就会随之加重。当这种股份和砝码占有绝对优势时,就会成为生命主宰。就像那个掌控最多股份的股东,凭借强大的实力,就能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当我们的心被燃烧的贪婪占据时,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为满足贪欲尢所不为。
贪心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活动之一,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产生染著心和占有心。
当我们的心被燃烧的贪婪占据时,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为满足贪欲无所不为。因为贪欲财物而不择手段,因为贪欲女色而坑蒙拐骗,因为贪欲地位而结党营私,因为贪欲虚名而自赞毁他。或者因为贪欲别人的所有,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以谄曲、奉承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贪的范围十分广泛,《成唯识论》日:“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有”是三有,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有具”则是三有之因。
三界现象及能招感三界现象的因缘,都是众生贪欲的所在。我们贪欲身体,贪欲财富,贪欲事业,贪欲地位,贪欲名誉;我们贪欲美味的佳肴,贪欲悦目的色彩,贪欲悦耳的声音,贪欲动听的恭维,贪欲舒适的住宅,贪欲惬意的环境……总之,我们贪欲一切的一切。
贪欲使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所牵引,产生种种挂碍。当贪欲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被强烈的希求占据着、折磨着,甚至导致病态的渴望,使我们无视道德的要求,无视法律的约束,在贪欲驱使下胡作非为。
即使在贪欲得到暂时满足之后,我们的心依旧不得安宁,又会因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而我们被充分鼓动起来的欲望,更会魔鬼般继续摧毁我们的理智,使我们在贪欲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从个体生命来说,贪欲是烦恼的根本,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贪欲又是一切人为灾难产生的基础。
贪欲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随着欲望的升级,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地球有限的资源:森林被过度砍伐,矿藏被盲目开发,空气被污染,水源在变质……资源急速消耗和贪欲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仅仅几代人的生存时间,我们对自然的破坏,就已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今天,我们几乎是卡着大自然衰竭的脖子在索取。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我们的贪心,不能将我们的占有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是继续地发展它、纵容它,那么,要不了多少时间,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只能是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华严经》有一著名偈颂,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原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圣者,还是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究其根源,都取决于有情心念、业力的差别。这也正是《阿含经》所说的“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化。
再从人类社会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根源也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内在的观念和思想。具体到每个人,也同样如此。有些人有信仰,有些人没信仰,其中或许有环境的影响,但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心,因为各自“心想异故”。除了信仰的差别,每个人还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差别,仍是因为各自“心想异故”。总之,世界的一切差别,皆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差别到世界的差别,还需要有业的推动。业,是身、口、意的行为。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佛教中,将众生行为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发生后,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行为终结而消失。事实上,每种行为都会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保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这些经验又称种子,将继续引发新的行为。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生命就是这样,被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推动着,生生不已地流转。
人,是复杂的多面体。某些行为差异极大者,我们称之为双重或多重人格。情节严重者,往往被视为精神疾病。
事实上,这些现象并非个别,善心人也会有冷酷之举,残暴者也会有温柔一面,区别只在于反差程度和表现方式的不同。
生命在无尽延续过程中,以明和无明为基础,形成了种种心理力量。其中,既有贪婪、嗔恨、妒嫉、自私、骄傲等负面心理,也有慈悲、善良、自信、无嗔等正面心理。每种心理力量,都代表着一种心灵频道。
和电视频道一样,心灵频道也有不同的信号。其强弱程度,正取决于心行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远远高于其他信号时,就会伺机抢占频道,占据心灵的“收视率”。如贪心重的人,因受贪念驱使,会习惯性地现起贪心,而不断贪婪的结果,便使贪心无限张扬,进而成为贪心人。但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贪心便是他的唯一频道。
事实上,只是贪的信号太强,使其他频道受到干扰而无法正常播放。
认识到这一原理,我们就不必为现有的不良心行气馁,那样会顺着惯性堕落。
我们更不能为偶尔的优良表现自得,那就可能因疏于防守而被烦恼攻击。
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心灵的善恶频道,主动把握播放权,积极点播正面的心灵频道,使信号不断增强,最终,牢牢占据心灵主导地位。
曾几何时,人人都在高喊“为人民服务”,但几乎是一夜间,这个口号就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为什么人们会如此轻易地抛弃曾经的道德信条?
为什么人们在今天会觉得“为人民”是个笑话?原因就在于,我们曾经把道德架空了,让它成了一件没有内容的外衣,一个没有实质的包装。
我们不知道“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遵循道德的价值在哪里,所以就会昧着良心做事,视道德为无物,甚至还会振振有词地诘问:良心多少钱一斤?道德多少钱一斤?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究竟是“为人民”还是“为人民币”服务,关键就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利是什么,害又是什么;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带来利益的是什么,造成危害的又是什么。
从佛教角度来看,真正的利益,必然是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佛教认为,道德就是一种善的、健康的心理,这是一种对白他双方都有利益的心理,也是一种对眼前和未来都有利益的心理。
所以,做人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阻止不良心行,是为“诸恶莫作”;一是张扬健康心行,是为“众善奉行”。阻止不良心行,才能有清净的心灵环境,这是长养善行必不可少的基础。否则,即使能或多或少地做一些善行,也往往是染污的,夹杂种种烦恼的。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内外两种结果。所谓外在结果,就是世间的成败得失。所谓内在结果,就是在做事过程中成就什么心行。如果仅仅是为个人名利而做,就会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使自我意识随之膨胀,希望不断证明我的强大,人为设置很多对立和冲突。所以,不少人虽然企业做得很大,却长期处在自己制造的压力和焦虑中,表面风光,内心纠结。
如果我们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去做事,是带着崇高的利他情怀去做事,就能把自己从个人的成败得失中解放出来。这样的做,就会在自利的同时利益他人,在利益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使内在的良性心理得到发展。佛教提倡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情怀。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道德对于自身的价值。具备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接受道德,遵循道德。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不仅仅为活着而活着,而是会追问“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一问就问了几千年,过去在问,今天在问,未来还是会问。
其实,佛法对这个问题早有非常明确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解除内心的迷惑和烦恼,成为觉醒的人,成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进一步,则是帮助大众走向觉醒,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如果有了这样的人生定位,创造财富就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一种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于己,可以满足生存所需;于人,可以扶贫济困,广结善缘。
至于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我想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有财的人,或许会被人羡慕;而一个有德的人,才会真正受人尊敬。其次,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如法赚钱,而不是用非法手段牟利。第三,是有效使用财富。再多的财富,我们也无法带走分毫。可以把握的,是在拥有使用权时进行合理分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有道是,“身死留财,智者不为”。拥有财富,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福报,但能正确使用财富,才体现了他的智慧。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
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苦。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因此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同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还是不乏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
而西方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对利益的追求就是道德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道德的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日:“能为此世、他世权益,故名为善。”就自身而言,善行不仅对现世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善行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仪和道德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中这样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或许有些无知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合法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戒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因此,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我们应当怎样追求利益呢?从佛法观点来看,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是一体的。
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与唯物主义的盛行是分不开的,既然人生是断灭的,至多也不过百年而已,所谓的人生日标自然不可能更长远,眼前的利益也自然高于一切。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们寻找一切可能致富的捷径,丝毫不考虑这些短期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速遍及中国大地,在高峰期达到一千多万家,万元村乃至亿元村都不再是神话。但在农民们富起来的同时,被占用的耕地有多少?被污染的河流有多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现有发展趋势,中网200年后就将无地可耕。
如果说农村致富是以丧失土地为代价,那么,都市繁荣又是以什么换取的呢?为了满足我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多少资源被无谓地消耗了?仅以包装为例,每年用于包装的材料要吞噬多少森林?要制造多少垃圾?我们将有用的资源变成无用的垃圾,仅仅是为了刺激一下人们的消费欲。
我们是否想过,带动消费的同时,就是在鼓励我们浪费——浪费所剩无多的自然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准则下,企业的成功在于能否制造商机,商业的繁荣在于能否带动消费。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变化。节俭是祖先们千百年来倡导的美德,但在今天,我们轻易地丢弃了这个传统。仅仅是几年的时间,我们甚至习惯了一次性消费。过去的人,一生也许都用不了几双筷子,但一次性筷子的推广,使我们的消耗超出了祖先的几百甚至几千倍。是的,我们已经有了支持这种消费的财力,但我们是否也有支持这种消费的资源呢?还有那些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宾馆用品……生活同然是多了点便利,但地球却多了难以承载的垃圾。据说,在卫星照片上,这样的白色垃圾已经和长城一样醒目了。如果区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那么只能是文明的耻辱。
生活观念的改变还表现在对时尚潮流的追逐。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推出的流行时装,使服装仅仅因为款式过时就被我们舍弃。即使是耐用的电子产品,同样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我们已经有了彩电,我们的电脑也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既然厂家推出了更新的型号,为什么就不能换一个?为什么就一定要像从前那样物尽其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已然成了现代人的消费口号。需要指责的只是商家吗?事实上,我们的消费观也在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彼此的关系是相互的。
佛法认为,任何行为都需要有因和缘的推动,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市场导向其实只是一种外缘,是一种鼓动消费的增上缘,但关键因素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懂得惜福,如果我们不是那样喜新厌旧,不是那样积极响应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场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大,对资源的消耗就不会那么快,制造的垃圾也就不会那么多。
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实在所需无多。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走在时尚前列的现代人,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永无止境,对自然的消耗也会永无止境。所以,人类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需要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科技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正相反,现代人普遍都感觉活得很累,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堪重负。我们不仅累了自己,更累了哺育我们的自然。
“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福报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容易获得丰收;而在贫瘠的土地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福报都非常重要。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才会有感激的心情;听到鸟儿呜叫时才会有欣喜的感受,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佛陀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修行的依怙,我们才能在生死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解脱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来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牛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
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同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所以说,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讨人生幸福,首先需要对苦、乐的关系有正确认识。
从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苦。许多人对这一定义不理解,并以此推断,佛教必是消极悲观的。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并非一味的苦,而是苦乐参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归纳呢?
其实,佛教也将人的感觉分为五种,分别为苦、乐、忧、喜、舍。其中,苦和乐偏于物质层面,忧和喜偏于精神层面。虽然理智也告诉我们:苦乐忧喜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常态。但在内心,谁义不是趋乐而避苦呢?事实上,这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人类的五千年文明,同样是在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获得快乐。但结果又是如何?我们有了古人难以想象的丰裕生活,但痛苦就此解决了吗?烦恼就此消失了吗?
可见,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并不是就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判断——苦是人生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现实中,没有哪种快乐是具有本质性的。所谓本质,也就是说,这种快乐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它都是快乐的。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绝对不变的快乐吗?
事实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对应。当我们被饥渴之苦折磨时,吃饭会成为快乐;当我们被思念之苦缠绕时,亲人相见会成为快乐;当我们夜不成寐时,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如果去掉饥渴、失眠这些前提,吃饭和睡觉会成为快乐吗?当我们不想吃却不得不吃,不想睡却不得不睡的时候,同样的事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只有当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并为之所苦时,才会因为这种痛苦得到缓解而产生快乐。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有多少,由缓解痛苦所带来的快乐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