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对联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内涵丰富,为社会各阶层所喜闻乐见。
它始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了。 对联起源于我国古典诗词,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对偶句。商周两汉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盛唐以后,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对偶句已经成为诗文的组成部分,并且其独立性也在逐渐加强。
对联就是由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和骈赋中的俪句发展而来的。
明清两代,对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明朝起,由于皇帝垂青,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吟诗作对蔚然成风。
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时楹坛高手云集,挥毫泼墨,各式名联异彩纷呈。
上联:鱼缸不养死鱼
下联:花盆勿种枯草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句
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
对偶句是由对偶组成的句子。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於记诵。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很多就是很好的对偶。
严式对偶的要求极严,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要词性相同、声调平仄相对、不能有相同的字。
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送友人》李白
在严式的对偶中,上下句双数的字 (第二、四、六......字) 平仄须不同 (平仄相对)。
如: 青 山 横 北 郭
平 仄
白 水 遶 东 城
仄 平
「山」对「水」是「平对仄」;「北」对「东」是「仄对平」。
宽式对偶只要达到上述部份要求便可。
如 生则天下歌,死则天下哭。 《荀子.解蔽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