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邓氏祠堂对联大全(邓氏11字祠堂对联书法)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30 0:38:07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祠堂 氏族 越南 记载

大小行事执快心,嵩溪云为善最乐; 古今义礼归何处,邓氏曰读书更高

答题主》

我曾经随有关民俗专家走访过各地方祠堂,历史上曾因遭受“除四旧“运动的毁坏,祠堂在中国北方保存的相对比较少,而南方则相对完好,大部分都做过修缮。后来,我和几位文化界的同仁自发组织开始在广东开展名为《百家姓》宗族族谱的修缮和抢救工作,特别是对邓氏、孙氏、黄氏、李氏、郭氏、段氏等三十多个姓氏宗族族谱和祠堂修缮工作做得比较完善,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此,我仅就邓氏一派支流位于广州白云区鸦岗村的邓氏祠堂做个走笔,以引起民俗文化界的重视。

近1000年的开村之祖——鸦岗万春邓公祠

清朝顺治皇帝曾经多次问自己:“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脉传承,不清楚自己的祖根来源,像水中飘荡的浮萍,随风而至、随波而流,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就这样糊糊涂涂的过一辈子,将是一件很悲衷的事。

邓氏先祖万春邓公在鸦岗村开枝散叶,邓氏后人修建了宗氏祠堂——万春邓公祠(邓氏祠堂)。它是一座三进深的中式古建筑,位于鸦岗村台石坊,朱漆大门、花岗岩描边匾额“万春邓公祠”五个欧体楷书字,浑厚古朴,着以海的湛蓝,沉着而优雅。大门两边配有一幅藏头联:“万代宗枝茂,春秋世泽长”,苍劲有力的镶金大字夺人眼球;中间正墙镶花岗墙面,大门两旁耸立两根白色花岗岩石柱,石柱下镶嵌花岗岩水韵形浮雕,庄重典雅;大门前两边两棵青松像两名站岗的哨兵威武地挺立两旁,绿色的身姿充满生命的活力。青砖黛瓦,徵式屋顶,雕梁画栋,屋顶配有龙、凤、孔雀与山水壁画,赤橙红蓝鲜艳夺目、活灵活现,屋脊山墙配以白色镶边,黑白相间,十分醒目;门前屋沿配以金色琉璃金边、檐下镶嵌古蓝色画枋,更显整个建筑气韵不凡、金壁生辉。远远望云,整个建筑透露出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神韵,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走进祠堂便是前厅,这里陈列着镇祠之宝:两块记载修建祠堂的铭碑,分别是道光三年和乾隆五十五年留下的石刻碑记,碑文记载距今已六百多年,是迄今鸦岗唯一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地方佐证史料。前厅正中镶嵌着六扇朱红描金屏风,屏风上额悬挂“爱敬堂”,爱敬堂两侧墙壁上写满了功德碑,更为瞩目是一幅金字《万春公祠祖训》训言:“孝、忠、仁、信、义,德、勤、礼、俭、智。孝廉贤儒树,邓氏祖留之。”每个字还附有解释。从回廊穿过进入中厅,便是接待和休息室;最后一层才是拜祭世祖的正堂,正中设有万春邓公暨历代祖先牌位和香坛、正堂高大宽敞、肃穆而庄重,走进大厅似乎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熏陶,灵魂得到一次淬炼和升华。

邓氏在鸦岗堪称开村第一姓,鸦岗邓氏族谱《越南(达礼)公族谱·序》中记载:“珠玑巷邓氏,江西人,在北宋仁宗(1023-1063)时,从江西泰和县抵南雄郡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而居,仅居二代,其先祖生终史籍皆失其传,现所传的是越南公始祖。公诰授奉直大夫,名达礼,号越南。越南公好读书,喜施济,忠厚守礼,言能逮行,珠玑里人奉为表率。配室汪氏,庶室陈氏,唱随和睦,相敬如宾。在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公因兵乱,时有村民罗贵团集村民九十九家,并附有名单计议南迁,恳请始兴县和南雄府批准,得官府准南迁。越南公偕汪、陈二安人暨一郎乘筏船沿连江河南下,徙至南海县金紫堡大埚村而居(今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北村附近)。公生男十五,买一男成十六子,该村故以斤子村为名,俗称十六邓,俱以‘念’字为派,且宗枝繁衍,奕叶绵长。”

另有《粤赣边邓氏联谱》第一卷《邓氏南迁后裔分布及南迁史》第二节《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南迁考》也有同样的记载,后来,越南公第十子念十郎再迁徙至鸦岗芜土而居,其又生万春、万桂、万山、万雄(又名荣傅)四子,分别在白山(石台坊)、崇庆里东布、社边坊和庆民坊定居繁衍后代。自一世祖邓越南,从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迁徙到南海金堡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二世祖念十郎、三世祖万春兄弟到鸦岗芜土而居亦有八百多年。历经二十多代传承,鸦岗的邓氏子孙已繁衍近千人,座落于石台坊公园对面的万春邓公祠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数说着鸦岗的世事沧桑,二O一一年四月,白云区文广新局将之列为地方保护文物单位。

光宗耀祖是以氏族为基因的传统美德,而氏族文化的历史则可上溯至人类的蛮荒时期,人类诞生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为了抵御猛兽与自然的危害,人与动物一样就开始了群居生活,由此便出现了原始的氏族和部落。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和文字,氏族和部落首领便开始赐予姓氏,《史记·五帝本纪》中均有记载:“皇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喾为高辛氏”。契是商代邓姓的远祖,邓氏起自曼季,原出轩辕,以南阳为郡,是轩辕黄帝的第二十七代传孙,历时一千二百五十年,据文献资料考证河南南阳新野才是邓氏的发祥地。历经朝代更迭,九百三十五年后传至八十三世祖南雄世系的尚公,便形成北宋江西世系。至南雄珠玑巷越南公是轩辕皇帝的第一百一十一代传孙,为邓氏八十五世祖,后念十郎迁徙鸦岗又历时三十世,按历代邓氏族谱推算,最晚辈邓氏孙已位列邓氏第一百二十五世孙,历时九百六十三年。

祠堂是氏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圣地,也是在外游子得已安放灵魂的寄栖地。回望近1000年的邓氏家族史,鸦岗是一个古老的移民村落,厚重的鸦岗村至今还完好地保留了六个氏族祠堂,他们从各地迁徙而来,组成了“萧何邓,蔡梁陈,苏黄江”九个氏族和谐共处的大家庭,他们有水一样的情怀,懂得包容,懂得感恩。

人活在世,就如沧海一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血脉传承的印记,也能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

我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姓氏族谱和宗祠的抢救工作中来,因为这里有我们文化的根!

名人文化郭大哥 | 喜欢的话请多点赞和转发——多谢粉友的支持!!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3450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