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的拼音和词语.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7  评论 0

摘要:镌的拼音和词语“镌”字是现代汉语中较少见但极具表现力的汉字之一,其读音为“juān”,声调为阴平。从造字法看,它属于典型的形声字,左边的“钅”表示金属相关含义,右边的“隽”(此处通“隽”)暗示其本义与雕刻有关。这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镌的拼音和词语

“镌”字是现代汉语中较少见但极具表现力的汉字之一,其读音为“juān”,声调为阴平。从造字法看,它属于典型的形声字,左边的“钅”表示金属相关含义,右边的“隽”(此处通“隽”)暗示其本义与雕刻有关。这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不同词组与应用场景,解析“镌”字的语义延伸及其在当代语言中的价值。

镌字本义与金属雕刻文化

“镌”字最初的含义源于古代金属工艺中的雕刻技术。《说文解字》解释其为“刻也”,特指在金属、玉石等坚硬材质上进行精细雕琢。例如,“镌鼎”是指在青铜器表面镂刻铭文或图案,《汉书·艺文志》提到“镌功勒成”,形容工匠将功绩通过刻字形式永恒留存。这种技艺不仅体现了先民对工艺美学的追求,更成为记录历史的重要媒介。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西周青铜器常有错金镌纹,其线条流畅度至今令人叹服。

文学创作中的镌字妙用

在文学领域,“镌”常被赋予抽象化的比喻意义。唐代诗人李白《庐山谣》中“镌峰琢石倚天关”,以金属淬炼般的语言描绘山势险峻;宋代苏轼《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虽未直接出现“镌”字,但其意境恰如镌刻于天地间的永恒画卷。元代杂剧也常用“镌心铭骨”形容深刻的情感记忆,赋予该字更多情感维度。

现代汉语中的镌字延伸

进入信息化时代,“镌”的传统意义正在突破物质载体的限制。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镌刻”概念,将服务器存储比喻为电子时代的青铜铭文;影视术语“场景镌刻”强调通过镜头语言凝固戏剧张力。教育领域甚至出现了“成语镌记法”,通过拆解字形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钅”旁关联制造过程,“隽”引申深刻性)。更有建筑师尝试用3D打印技术复现古代石刻的“镌痕”,实现传统工艺的数字化重生。

书法艺术中的镌刻美学

书法艺术中,“镌”与“刻”常常相伴出现。碑林博物馆收藏的《熹平石经》残片,历经千年风雨仍能辨识文字间的镌刻力度。现代艺术家将篆刻技法与数字绘图结合,创作出介于凹凸纹理之间的新媒体作品。在公共艺术领域,公园里的浮雕装置常以“镌刻”命名,通过材质对比呈现光影效果。这种跨媒介应用,使得传统工艺的美学特质得以在当代延续。

词语积累与使用建议

以下是常用含“镌”字的词语及其语境:1.镌刻,多用于正式场合描述郑重的记录行为;2.镌石,特指碑文创作;3.镌心,文学性表达深刻印象;4.镌镂,强调多层雕饰工艺。日常使用中需注意音调区分,“镌”与“悛”同音但意义迥异,后者表示悔改。建议通过阅读碑帖题跋、金石学著作加强语境感知,亦可参考建筑铭文的现场观摩增强直观感受。

最后的总结

“镌”字作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在技术革新与传统遗产保护的碰撞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它不仅是解码古代文明的密钥,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触媒。无论是守护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探索虚拟世界的表达边界,“镌”始终承载着人类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在方寸之间雕刻出跨越时空的智慧光芒。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镌的拼音和词语

点击下载 镌的拼音和词语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118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96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