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八字行书书法(八字书法写法)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8 9:05:48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日本 数字 金额 楷书 大写 人民币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确定了不变的形态。改造合体字的偏旁,并使它固定统一。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做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把许多原来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书字底皆不相同,隶字把它们统一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隶变后才统一为春字头的字。这样就使得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磔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由汉代隶书演化而来。其笔法形成,由隶至章草、今草的演变过程。从遗存至今的西汉竹木简书里,就可以窥见演变的痕迹。楷书最初产生于民间,其后再由文人整理,使之规范。从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作品来看,这个时期已经相当的成熟而且定型化。

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个系列。

一、三个系列的代表,简述如下。

(一)、晋楷系列以二王为典范,隋朝的智永也是佼佼者。

(二)、魏楷系列以北魏碑刻为典范,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三)、唐楷系列以中唐的颜真卿为典范,初唐四家为铺垫。

二 、三个系列的结构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一)、晋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稳而有势;匀中见豁;接而能让; 严谨有致。

(二)、魏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奇趣天成;疏密自然;变化多端。天真烂漫。

(三)、唐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重心平稳;布白匀称;左右揖让;上下承覆。

(2008-3-15晚)

行书

(一)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这同它经常书写有关。

(二)笔势流动

1.增加勾挑与牵丝 写楷书是一笔一画地写,要求点画分明,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写,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发.但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

(2)改变书写笔顺 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更加便于书写。如“秋有戎半”四宇,每组中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如果随意胡来,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混乱。

(三)用笔灵活

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有时可以这样写,有时也可以那样写,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四)体态多变

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草书

先秦时代的草体相当幼稚,潦草程度不大,它的潦草程度相当于今天的行书。

汉代,草体进一步发展,“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车急就”,越写越潦草,于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潦草等级,草书之名出现了。

东汉时期,章草是汉代最发达的书体之一,原因就是更便于书写。至于碑刻之类,为了慎重起见,尚未发现章草之类较为草率的汉代书体。南北朝时认为草书始于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前33年),当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检验汉代简牍作品,草书确实始于元帝时期。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期的草书比较接近,笔画大量省略,尤其是一枚书写多行的筒牍,每个字受左右两边字的束缚,横画发笔不能太长,笔势只好回收,连接下面的笔画,出现纵向的势感。东汉时期,草书简牍明显增多,字体也更加成熟,用笔跌宕奔放,结体开阔豪迈,如《始建国地皇四年简》(23年)等,尤其是和帝永元七年(95年)的《广地南部兵物簿》,强调横画,既平且长,竖画则叉短又斜,一掠而过,仿佛只是连接上下横画的一种过渡线条劲疾,气势开张,风格如“晓策天马,走云连空”。

自强笃行,厚德载物

太远了,交通不便利

但这并没有阻挡住所有的学者

明朝的儒家大学者朱舜水就在亡国之后,飘洋过海到日本终其一生,同时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思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朱舜水带去的格物思想就没有日本国的明治维新。

在明末清初时期,宁波余姚出了一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进步思想家朱舜水。

朱舜水(1600-1682),名之瑜,字鲁?_,宁波余姚人。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朱舜水出身望族,自幼博闻强记,精研史、书、六经。崇祯末和南明朝弘光年间,几次下诏征地去做官,他都因“世道日坏,国事日非”坚辞不就。明亡后,清兵长驱南下,他就投入抗清复明斗争,与浙东抗清义师首领王翊相佐,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辗转于安南、交趾、暹罗等地,历尽艰辛,意欲借兵,以资恢复。他常秘密深入内地,与抗清名将郑成功、张煌言等一起,北伐长江,往返于两军之间,亲历战阵,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兵败后,朱舜水见大势已去,复明无望,怀抱孤愤,于1659年复至日本,开始他二十四年寓日讲学生涯。

朱舜水到日本后,初寓长畸,以他的才学德行,受到日本学者的礼遇和尊敬。日本著名学者安东守约,素来仰慕朱舜水,他敬事师礼,苦心恳留;知朱舜水长期飘零,囊空如洗,便拿出自己一半俸禄供朱舜水使用。许多日本学者也纷纷慕名而来,投奔门下,争当学生。朱舜水感于安东守约的诚意,在长畸住了九年。

当年日本执政的首相叫德川光国。他握有国家大权,但比较开明。他想培养人才,但缺少师资。当听说德高才博的朱舜水时,如获至宝,派了使臣,备了厚礼,聘朱舜水为师。于是,朱舜水就从长略来到江户(今东京),德川对朱舜水待以宾师之礼,受业弟子,非常敬重。在朱舜水七十诞辰时,德川特地为朱舜水造了一座庭院,取名“后乐园”,为朱舜水祝寿。日本一些学者称朱舜水为“泰山北斗”。朱舜水讲学时,许多年老的日本人都扶着拐杖前去听讲。

朱舜水和黄宗羲、王船山、顾炎武、颜元一起,被人称为清初我国五大学者。他在日本抱着“仆之视贵国同为一体,未尝有少异于中国也”的精神,以中国的治学之方,简牍之式,科试之制,用字之法,通过讲学,大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在哲学上反对唯心史观的理学,提倡“知行合一”,针对当时日本上层人士崇尚儒法、空谈佛理的僧侣主义倾向,反对“专在理学穷研”,说:“宋儒辨析毫厘,不曾做得一事。”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他重视史学研究,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经,亦下学而上达也”。他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有很大的 多响,听他讲学的都说:“前皆做昏梦,今日始知耳。”

朱舜水在讲学的同时,还将中国当时先进的农业、医药、工程建筑、手工工艺、从图样到制法,传授给日本民众,亲自加以指导和实践。朱舜水还根据西湖和庐山的风景特色,替德川光国设计了为他祝寿的园林“后乐园”,还以他设计的《学宫图说》,建造了东京的“圣堂”。朱舜水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渊博学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后来的日本学者评价说:“天佑以还,儒学以经世治民为要道,不务空理虚论,皆舜水所赐也……不惟后来明治维新受此良好之影响,即于朱氏学说本身发扬而光大之,其功亦伟矣!”梁启超在评论朱舜水时也说:“中国儒学化为日本道德基础,也可以说由舜水造其端。”“舜水人格极为高尚严峻,所以日本知识阶层受其感化最深。”

朱舜水在日本念念不忘故国,以“单身寄孤岛,抱节比田横”自勉。身居异域,依旧身着明服,常常面朝西方,遥望流泪。他写的《避地日本感赋》二首,抒发了他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廿年家国今何在?又报东胡设伪官。

起看汉家天子气,横刀大海夜漫漫。

他常寄信给国内子孙,教诲他们“农圃渔樵,自食其力;百工技艺,亦自不妨,惟有虏官决不为耳。”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栽培了众多有识之士,对日本的教育作出过很大贡献。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四月十七日,病逝日本,享年82岁。日本学者私谥他为“文恭先生”,按明朝仪式为他建坟立碑,题曰“明徵君子朱子墓”,安葬于日本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的瑞龙山麓,德川光国率诸朝士临其葬,坟墓至今犹存。日本民众对朱舜水十分崇敬,在他死后周年时,被誉为十七世纪日本关西巨儒安东守约在祭文中哭道:“呜呼先生,知我望我。今也既逝,学殖云堕。有疑谁问!有过准督!有事谁计!有怀谁告!”表达了当时日本学者和民众的心情。

朱舜水一生著述甚丰,但几乎全在日本所撰。有德川光国父子刊正的《朱舜水先生文集》,以及《安南供役纪事》,《阳久述略》等等。

1982年,日本朱舜水先生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为纪念朱舜水逝世三百周年,在朱舜水的故乡,余姚龙泉山建造《朱舜水先生纪念碑》。是年五月二十日,以日本国参议员户叶武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专程来余姚,参加纪念碑的揭幕式。碑正面,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写的刻着《朱舜水先生纪念碑》八字行书;碑后刻着“纪念中日文化交流之先驱朱舜水先生逝世三百周年”,落款是“日本朱舜水先生纪念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碑后种有两颗苍松;碑前为日本友人种的两颗柏树,象征中日友谊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

作为朱舜水家乡的余姚人民,也始终把朱舜水作为先贤而倍受敬重。清朝年间,余姚人民在余姚城老西门外姚江边。先后为朱舜水,连同其他三先贤:严子陵、王阳明、黄宗羲建立“先贤故里碑亭”,解放后迁至龙泉山。在“明徵士朱舜水故里”碑亭,刻有楹联“东海蹈曾甘家老逊荒千载斯文归后死”“南天擎独苦臣心如水一江终古属先生”。横额“胜国宾师”。

著名学者楼适夷在《朱舜水先生逝世三百年献词》里,对朱舜水的生平事绩作了这样的概述:“大哉先生,吾乡巨哲。生当季世,阳九逢厄。满清人关,倾我社稷。一介儒生,志士广结;力挽狂澜,奋起抗击。跨海东流,乞师告急。扶桑流寓,江户讲席。交流文化,弘宣圣叶;胡运不尽,终老秉节。懿行殊勋,后世永式。三百周年,今逢祭日,两国俊彦,胜会吾邑。纪念前贤,显彰遗德。忝以后学,仰止先哲。羁身北国,适感小疾。乡老宠召,欲行未得,舜水悠悠,龙山霭霭。遥瞻盛曲,驰恩无极,恭献芜言,衷表谨述:世代永好,共祝中日。”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如贰、陆、亿、万、圆的,也应受理。人民币大写的正确写法还应注意以下几项: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三、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1、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如¥1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2、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3、阿拉伯金额数字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4、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1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四、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五、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如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再如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六、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给你提供个参考,详见附图。

“八”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八”由古至今变化并不大。

图片较大,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附图: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32564.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