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班上开展“走近对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8 6:08:07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小说 明清 对联 材料

1.

(2022·绵阳)

弘毅中学文学社2021—2022年度研学小课题为“走进明清小说”,下面是与活动开展相关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小张同学的研学笔记节选。

唐传奇大多立足于现实生活,题材较为广泛,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展示,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化的形象,这对明清小说创作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而宋代出现的“话本”,即专业说书人为方便讲故事而写的底本,更是直接影响了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表现形式。明清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更多文人愿意在政府不甚重视的小说中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此相呼应,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文人都对小说阅读保有较高的热情。

【材料二】小张同学就“明清小说部分代表作阅读情况”在本校做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材料三】《水浒传》善于从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刻画人物。下面是小张同学阅读《水浒传》时所做的相关整理。

人物姓名

原文片段

描写角度

……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

肖像

……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动作

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

语言

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

心理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32421.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