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便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抑商的发展策略,令先民们有了安土重迁的思想。
在古代人们的外出远行并不频繁,如果有人真的要离家远行,家人与乡邻就会为其举行庄重的送行仪式,并衍生出了独特的送别文化。
中华文明作为典型的大陆型文明,自古以来便一直以农业为发展根本。
自从西周确立了封建制度之后,土地就成为了先民们最重要的生活资本,为了保证耕作的顺利进行,古人便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古代游子与仆从
在这种背景下,古人们除非有特别紧要的事情,一般都不会离家远行。
这也造就了我国古代“家族宗亲聚居”的社区形式。
在亲情和宗法制度的牵绊下,人们外出远行的意愿,就进一步被消解了。
在汉代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化方针后,商人等职业的发展及社会地位,都受到了朝廷的打压。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
虽然商人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财,但是行商却始终被人看作是一种低贱的职业。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后,更是限制工商子弟报名应试,这让商人的地位一直处在社会底层。
在重农抑商的思想影响下,古人便有了“货离乡贵,人离乡贱”的心理效应。
而且古代交通并不发达,人们在出行途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这都让先民对远行避而远之。
▲游子图
但人们总有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难免有些人要做出背井离乡的选择。
由于游子在外乡就要独自面对种种坎坷,还要经历艰苦的跋涉,其家族甚至是宗族,就会对此事格外重视。
在游子离家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他们确定出发的日子。
在商代甲骨文的占卜卦辞中,就不乏选择出行吉日的记录。
▲甲骨文
人们还总结出了部分经验:“日逢三六九,不问出门走”、“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等谚语,都是古人选择出行的重要参照。
再后来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每家每户都会购买一份皇历,作为行事的参照。
不过,就算找到了良辰吉日也不一定能够出门。
如果在出发当天,或者前一天遇到了什么不吉利的征兆,像是小孩子大哭不止,或是打碎了碗碟等,出行人就要适当延后一下出门的时间,来躲开“灾祸”。
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些心理慰藉。
▲如今的皇历
但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人们也不会太在意这些禁忌,毕竟“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事情的轻重缓急,总还是要分清的。
在选择了出行的日子之后,就要开始规划出行相关事宜了。
除了准备盘缠路费之外,出行人在正式出发之前,还要进行一场祭祀来祈求一路平安。
行神崇拜由来已久,影响广泛。
行神,又称道神和路神,或祖神,是传说中专门掌管道路安全的**。
据传行神名为“祖”,本是黄帝的儿子,平日里喜欢外出游玩,但在一次外出时不幸遇难,之后便化身为**,保佑游子的平安。
▲黄帝塑像
祭祀行神的仪式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其过程分为“祀行”与“祖道”两部分。
祀行指的是游子在出行前祭拜宗庙,告诉先祖自己即将离家远行。
而祖道便是祭祀行神,祈求外出时的平安。
祭祀宗庙的过程和仪式与节日祭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祖道的仪式才是古代出行祭礼中最独特的部分。
在进行祖道仪式之前,人们需要先在道路中间设置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物,之后再在障碍物的前面堆起一个小土包作为祭祀的场所。
▲现存的宗庙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祭祀人就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牛羊肉,并将其放在土包上。
然后开始向**祷告,祈求自己外出时一路平安。
在祷告结束后,还需要将一杯酒洒在土包上。
▲青铜酒器
在这一切准备就绪后,祭祀人还需要乘坐车子从之前建立的障碍物上碾过去,将其彻底摧毁。
以此来预示自己在路上,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坎坷。
后来随着文化的进步以及出行条件的提升,人们对于远游的恐惧心理逐渐褪去。
再加上孔子“祭神如神在”的说法,其实也等同于否认了**的存在,这让出行前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日渐降低,后来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后人们对于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逐渐成为送别仪式中最关键的要素。
此前祭祀仪式中洒酒的做法,又被称为“饯行”,后来其逐渐取代了祖道仪式的其他环节,成为了分别前最关键的仪式。
▲饮酒饯行的古人
与之前的祭祀不同,践行时的美酒是不必献给**的。
酒中蕴含的是游子与亲友之间的无限深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歌中,这杯酒也成为了送别的代名词。
在我国有些地方,还存在一种独特的送别仪式叫做“摇装”或者“遥装”。
即在举行完盛大的送行仪式后,游子只乘船行驶一小段距离后,便折返回家,再等待下一个良辰吉日出发,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在路上遇到波折。
在饯行的时候,人们除了要饮酒之外,送行之人还需要赠送给出行人礼物以示祝福。
此时送出的东西被叫做“赆(jìn)”或“仪”,合称“赆仪”。
由于古人出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路上,因此游人需要准备充足的财物。
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古代,有些家庭较为困难的远游之人,只能带上粮食或者绢作为出行物资,因此当时家庭条件尚可的亲友,多会送游子金钱,来帮助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
▲古代绢书
除了钱财之外,古人还喜欢在送别时给予游子赠言。
相对于财物,赠言被认为有着更高的价值,古语“赠人以言,重于珠玉”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的赠言和我们今天的赠言并不一样,这些话多半是以“作诵”和“踏歌”的形式唱出来的。
在悠扬婉转曲调的衬托下,离愁别绪愈加浓烈,这也让送别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最喜欢描写的场景。
▲《踏歌图》局部
除了踏歌之外,诗歌也是古代文人最喜欢的送别礼物之一。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古诗词都来自送别的场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如今依然是我们最喜欢的送别赠言。
在与友人告别之后,游子还要向家中的老人以及乡邻们辞行。
在长辈面前小辈需行跪拜之礼,以求长辈原谅自己不能在身边尽孝。
▲跪拜父母
之后他还要和乡邻作别,希望他们帮助自己照顾老人。
在做完了这一切后,远行之人便可以正式上路了。
在他们动身后,部分密友亲朋依然可以远送他到村外甚至城外。
不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面对最终分别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特定的地点,其中尤其是城外亭下,或者河道边最为常见。
古人选择在亭下道别是因为那里适合宴饮,而选择河道边,则是因为河边多垂柳,送行之人可以从柳树上摘取一段柳枝作为礼物送予行人。
▲古人于亭外柳林中送别
古人之所以会选择柳枝作为礼物,主要是因为在众多树木中柳树在移栽之后最易成活。
而且它又是中国本土树种,人们便借柳枝祝福远行人在异国他乡也能随遇而安,顺利生活,也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
在古代的送别诗歌中,“柳枝”或者“折柳”也都是十分重要的意象。
其中“年年柳色,灞 陵伤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柳树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对游子的理解和如今存在些许不同。
前面提到的游子多是富贵家族之人,他们在出行的时候,不但会携带大量钱财,还有仆人相伴。
而那些只身离家求生的人,在古代不被认为是游子,官方更喜欢用“流民”来称呼他们,因此前面所说的送别仪式,在古代并不是十分常见。
▲古代流民图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远行这件事的态度是十分慎重的,这主要和他们安土重迁的思想以及对远行的恐惧相关。
为了让自己心安,他们在出行前会举行严肃的仪式来进行祈祷,这在如今已经失去了意义。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在送别时的担忧和恐惧逐渐被思念和不舍所冲淡,临行前的祭祀已经可有可无,与亲朋好友之间的道别,则成为了重头戏。
这一习俗直到今天依然为中国人所继承,几乎每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迎来送往,类似的送别场景,总能让我们收获感动。
▲送别
虽然如今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人们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依靠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之前几个月才能走完的路程,在一天之内就能到达。
但这并不能抹去人们对彼此的想念,中国文化中深厚的人情味与思乡之情,至今仍然萦绕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头,并将永远传承下去。参考文献:
本文关于古代送别仪式的部分相关内容,参考自《古人重迁观念与庄重的出行仪式感》,刊登于《焦作大学学报》201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