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意思-七宗罪的意思,七宗罪分别是什么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4 20:31:50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懒惰 贪婪 傲慢 嫉妒

七宗罪代表的七个恶魔是:

1、Lucifer(路西法):骄傲

2、Mammon(玛门):贪婪

3、Asmodeus(阿斯蒙蒂斯):欲望

4、Satan(撒旦):愤怒

5、Beelzebul(别西卜):贪食

6、Leviathan(利维坦):妒忌

7、Belphegor(贝露菲格露):懒惰

天堂对立的天使是:

1、Michael(米迦勒)代表意义:光、明与正义。

2、Gabriel(加百列)代表意义:复活、诞生、真理、审判、梦、慈悲、死亡、启示的预知者。

3、Raphael(拉斐尔)又称:(Raffaele)(拉法叶)代表意义:愉快,稳重,慈爱。

4、Raguel(拉贵尔)象徵:善行、行为、教育代表意义:“招引对光之世界的复仇”Uriel(乌列尔)代表意义:神的光辉传到人间代表了一切的神的秩序。

5、Sariel(沙利叶)代表意义:死人灵魂的守护者。

6、Remiel(雷米勒)象徵:忠诚、慈悲、生命。

7、Jiniah(杰灵)代表意义:审判者。

扩展资料

最初,受过古希腊神学及哲学的修士埃瓦格里乌斯·庞帝古斯定义出八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暴食、色欲、贪婪、忧郁、暴怒、懒惰、虚荣及傲慢。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傲慢为甚。

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八种罪行减至七项罪行,将虚荣并归入傲慢;忧郁并归入懒惰,并加入嫉妒。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其顺次序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

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按照天主教教义中的“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提出了现在的七宗罪。“重大”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会引发其他罪行的发生,例如盗贼的贪婪源于欲望。

相对于七宗罪,天主教列出了七美德。

色欲(Lust),贞洁(Chastity)

暴食(Gluttony),节制(Temperance)

贪婪(Greed),慷慨(Charity)

懒惰(Sloth),勤勉(Diligence)

暴怒(Wrath),耐心(Patience)

嫉妒(Envy),宽容(Kindness)

傲慢(Pride),谦虚(Humility)

百度百科——七宗罪

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

1、傲慢

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也指七宗罪之一。

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

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2、嫉妒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他们嫉妒的对象。

3、愤怒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

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成语如“义愤填膺”。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4、懒惰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

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同学们当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5、贪婪

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因贪心而不满足,比喻做事爱占小便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意思是:众人都有贪婪的欲望,但任何事都不是不劳而获的。

6、淫欲

指色欲、情欲、性欲。佛教认为,淫欲是六道轮回之源。若淫欲心不除,学佛则如饮盐止渴,徒劳无益。正如佛在《楞严经》中所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故出离欲界的根本方法即是要从断除淫欲心下手,其余的戒律就可次第而摄。否则,勿言成佛,连人道福德也会亏损净尽。

但在学佛的道路上,佛教权巧开许了在家居士于夫妻之间的正淫,但其中也有很严格的规定。

7、暴食

暴食,又称为神经性贪食症,是进食障碍的两大主要综合征之一,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暴食,并有过分控制体重的观念为特征的综合征。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是多发群体。

一、七宗罪的代表恶魔名字及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1、路西法(Lucifer):傲慢(Lucifer 是因傲慢,不愿向神子下跪引起耶和华不满)

2、玛门(Mammon):贪婪(财宝和贪婪的错误神)

3、阿斯蒙蒂斯(Asmodeus):色欲(激怒或是欲望的魔神的始祖)

4、撒旦(Sadan):暴怒(愤怒的化身)

5、贝露赛布(Beelzebub):暴食(苍蝇君主,圣经中以「鬼王」相称呼)

6、雷维阿坦(Leviathan):嫉妒(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

7、贝露菲格露(Belphegor):懒惰(原为亚述的魔神之一)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恶的来源有七种。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

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暴食、淫欲、贪婪、愤怒、懒惰、伤悲、自负或傲慢。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骄傲为甚。懒惰在这里指“精神上懒惰”。

六世纪后期,教宗艾文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来源减至7项,伤悲并归入懒惰,自负并入傲慢,并加入妒忌。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其顺次序为: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

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在评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时,撰写了《论恶》(On Evil)一书,书中对宗教罪做出了具体的描述,顺序是:偏见(Prejudice)、嫉妒(Envy)、懒惰(Sloth)、愤怒(Wrath)、贪婪(Greed)、暴食(Gluttony)和淫欲(Lust)。

拓展资料:

神曲对七宗罪的描述

一)淫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但丁的标准是“过分爱慕对方”,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

二)暴食-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分贪图逸乐”)

三)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或是以但丁的观点,贪婪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四)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但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

五)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予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

六)嫉妒-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对自己资产的喜爱变质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拥有者的欲望)

七)傲慢-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优秀的存在。

参考资料:

七宗罪-百度百科

七宗罪指: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

1、路西法(Lucifer):傲慢(最美丽的大天使)。

2、玛门(Mammon):贪婪 (财宝和贪婪的错误之神)。

3、阿斯莫德(Asmodeus):淫欲 (激怒或色欲的魔神之始祖)。

4、萨麦尔(Samae):暴怒(愤怒的化身,圣经中以“魔王”相称)。

5、别西卜(Beelzebub):贪食(苍蝇君主,圣经中以“鬼王”相称呼)。

6、利维坦(Leviathan):妒忌 (象征邪恶,吞噬一切的传说海怪)。

7、贝尔芬格(Belphegor):懒惰(原为亚述的魔神之一)。

七宗罪,应为七罪宗,七宗罪是错误的说法。(七个天主教的罪过,简称七宗罪)。宗为来源、根源的意思。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格里高利一世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重大”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会引发其他罪行的发生,例如盗贼的欲望源于贪婪。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恶的来源有七种。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

以上就是关于七宗罪的意思,七宗罪分别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七宗罪的意思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8994.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