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灯月交辉,庆三元而开极;花树并茂,贺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复旦重赓,已被薰风之化;分阳可惜,何须秉烛而游。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人在锦簇中,五夜星桥联月阙;春辉碧落际,六街灯光步天台。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瑞霭诵千重,万户笙歌明月里;祥光迷五色,满城箫鼓彩云中。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尽歌帝力;明月在天灯在市,开樽长醉春风。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齐歌四化;明月在天灯在户,开筵同庆元春。
庆此良辰,任玉漏催更,还须彻夜;躬逢美景,不金鱼换酒,尚待何时。
轮影渐移花树下,吩咐灯花妆月色;镜光如挂玉楼头,叮咛春风洗尘埃。
神舟七号? 不对吧,是嫦娥一号吧
1《谁不说俺家乡好》词:吕其明 杨庶正曲:肖培珩
2《爱我中华》词:乔羽曲:徐沛东
3《歌唱祖国》词曲:王莘指挥:郑健
4《梁山伯与祝英台》曲:陈钢 何占豪
5《我的祖国》词:乔羽曲:刘炽
6《走进新时代》词:蒋开儒曲:印青
7《二泉映月》曲:华彦钧(阿炳)
8《黄河颂》词:光未然 (张光年)曲:冼星海(blog)
9《青藏高原》词曲:张千一
10《长江之歌》词:胡宏伟曲:王世光
11《在希望的田野上》词:晓光曲:施光南
12《春天的故事》词:蒋开儒 叶旭全 曲:王佑贵
13《七子之歌》词:闻一多曲:李海鹰
14《我的中国心》词:黄曲:王福龄
15《高山流水》古琴曲
1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词曲:美丽其格
17《阿里山姑娘》台湾民歌
18 《贵妃醉酒》选段京剧
19《难忘今宵》词:乔羽曲:王酩
20《歌声与微笑》词:王健 曲:谷建芬
21《春节序曲》曲:李焕之改编:彭修文
22《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 王洛宾改编
23《游园惊梦》选段昆曲
24《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蒙古族长调
25《良宵》曲:刘天华
26《十二木卡姆选曲》新疆木卡姆选曲
27《东方之珠》词曲:罗大佑
28《在那遥远的地方》词曲:王洛宾
29《我是中国人》词:石飞曲:谷建芬
30《但愿人长久》词:苏轼曲:梁弘志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四大类。在长期的狩猎和游牧生活中,民歌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的亲密伴侣。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赞歌、宴歌、婚歌、情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等。从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又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更能听到长调。
长调是抒情 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来自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及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有一首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 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