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常抱一团春气;
身恒居满室清风。
此联选自《苏局仙联语选》。
上联的“春气”,指春季的阳和之气。《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春天阳光明媚,生机盎然,万紫千红,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上联是说一个人心里要常怀一团春气,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面有喜色,和蔼迎人,这不仅有助于事业兴旺,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下联的“清风”,一指清凉的自然之风。毛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二指清惠的风化。东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三指高洁的品格,喻人品格纯洁高尚。清代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其士大夫多崇礼让,敦实行,以清风高节,砥砺末俗。”亦指朴素的生活作风。下联是说要形成和坚守清白家风,让自身也让子孙持久地沐浴在满室清风之中。
02
清风明月不论价;
红树青山合有诗。
这是一副集句联。
上联系北宋欧阳修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系南宋陆游的诗句:“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大意是说自然界的清风明月所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受,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所以无价。两者相隔百年,经后人妙手剪裁,勾勒出一片心境澄清的图画。
03
静坐澄思虑;
闲吟乐性情。
此联摘自宋代邵雍《独坐吟》中的颈联。
上联讲养静。庄子曾言:“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韩非也说:“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邵雍承继养静的思想,提出“静坐澄思虑”。这里的“静坐”,指平静地端坐,排除杂念,通过意念控制自己的情志活动。澄思虑,就是使心澄体静,如苏轼所言:“闭息却虑,扫灭尘相,使心澄湛,诸念不起。”上联的意思就是要人们澄思静虑,全身放松,达到入静。
下联谈闲吟。所谓“闲吟”指随意吟唱。陆游也有《闲吟》:“闲吟可是治愁药,一展吴笺万事忘。”“性情”,指人的思想感情。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闲吟乐性情”,就是随意吟唱,愉悦情志,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而气恼。凡事心平气和,不仅能乐性情,娱悦情志,而且能保养心性,延年益寿。
04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尤,过失;因循,沿袭旧俗。此联意在讲“浮躁”和“因循”的不良后果,晓畅易懂。
上联意思是轻浮急躁便处处招来忧愁懊悔,下联意谓从来“因循”二字误尽了英雄人物。联语启示人们既要戒骄戒躁,又不要因循守旧,要有稳重踏实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
05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联语明白晓畅,但含义深刻,反映了积极的名利观。
关于“名”与“利”,古人历来评论较多,惟明人庄元臣评析较详。他说:“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闾阎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圣贤之名者,同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好闾阎之名与目睫之利者,众人也,好士大夫之名与终身之利者,君子也,好圣贤之名与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圣贤也。人之所异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远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
那么好圣贤之名与利有何特点呢?其显著特点是“修仁服义,履中蹈和,出入绳墨之中”和求“子孙数十世之利”,“以遗隐德于后世”。联语作者正是从这样的圣贤之道的名利观出发,鼓励“计天下利”“求万世名”。
06
敬以持己恕以接物;
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此联可当人生修养联欣赏。
上联讲以慎重的态度要求自身,以宽恕的心态对待外界;下联讲勤和俭的作用,勤能弥补自己的不聪明,俭能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07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此联为榆次县衙楹联。
榆次县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城南,是我国现存少有的保存州衙规制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衙”之称。县衙始建于宋朝,共有五堂、二十六个院落,其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时期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风格。整个县衙经历代修葺,石雕、砖雕、木雕等艺术品刻工精细、生动古朴,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此联古朴,上联讲古训就是榜样,威仪就是力量;下联讲建大功须立大志,创大业须酬大勤。
08
行不得则反求诸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此是一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联。
上联讲自己的所作所为得不到认同时,应该反过来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下联讲自爱的同时更应少责怨别人。
09
慎其前则无悔于后;
忘以往而有失之今。
上联讲小心地借鉴历史就能少留遗憾,下联讲遗忘了过去,今天就难免有过失。
10
光前须种书中粟;
裕后还耕心上田。
“光前”即光宗耀祖,“裕后”即荫庇后人。“种书中粟”是讲以读书来获取功名,“心上耕田”是指要保持善良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