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武术精神名言对联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1 22:43:31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徒弟 对联 武术 天下 武功

1. 关于武术的诗句对联,短语有哪些

1. 借酒力景阳岗上铁拳屠猛虎;

惜武功梁山寨里好人变蟊贼 。

2. 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3. 收敛人性悟真谛崇德为本

广交天下侠义士以武会友

横批“武风浩荡”

4. 上联:弘扬中华武术,崇尚礼仪之道。

下联:振奋民族精神,严戒血气之勇。

横批:加华国术馆

5. 武术世家

拳棍辉煌,驰逐千邪归海外

刀剑闪烁,招来百福赐人间

横批:少林雄风

6. 十年霜刃匣中鸣

今日扁诸君请试

7. 上联:拳打南山猛虎;

下联:脚踢东海蛟龙.

8. 宝剑辉煌,驰逐千邪归海外;

旌旗闪烁,招来百福赐人间。

横批:武当雄风世界武林风辉煌武当山

9. 一剑既出,霸气纵横,试想舍我其谁

双刀已下,寒光闪烁,可问谁与争锋

10. 化除宗派畛域,一德一心,决赛奋斗雪国耻;

唤醒全民自卫,群策群力,敌忾同仇御外侮。

11. 挈龙泉以强身健体

舞偃月为保国安邦

12. 勤学苦练,三九三伏不舍,终使身兼六艺

虚心好问,四季四书不离,满装才高八斗

13. 五州互竞,万国争雄,丁斯一发千钧,愿同胞见贤思齐,他日应供邦家驱使

一夫善射,百人挟拾,当今万方多难,请诸君以身作则,此时且资民众观摩

14. 武松景阳冈打虎

杨志汴京城卖刀

15.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重取胜,以拙胜巧

16. 太级无势,意有心生,以慢打快,以柔克刚

2. 武术对联大全6到8字

1、武功开一朝国运,文教启百代群蒙。

是曾国藩的对联。曾国藩想说的大概就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意思吧。

2、南拳,北腿,八卦掌,拳脚掌锻造中华风骨

短刀,长枪,双截棍,刀枪棍舞出时代新风

3、十年霜刃匣中鸣

今日扁诸君请试

4、挈龙泉以强身健体

舞偃月为保国安邦

5、武士心志在止戈

功夫人轻邈功利

6、刀枪虽无眼然武者有心

出手应决断但人间存情

7、勤学苦练,三九三伏不舍,终使身兼六艺

虚心好问,四季四书不离,满装才高八斗

8、银枪开铜钺须长驱直入

两短破一长宜先礼后宾

9、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重取胜,以拙胜巧

太级无势,意有心生,以慢打快,以柔克刚

3. 武术人的文人情操,关于武术类的对联

举例如下:

关于武术的对联

1。武功开一朝国运,文教启百代群蒙。

在网上找到的唯一一副,是曾国藩的对联。曾国藩想说的大概就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意思吧。可惜曾国藩本有机会有王莽第二的,可惜啊,愚忠。

2。南拳,北腿,八卦掌,拳脚掌锻造中华风骨

短刀,长枪,双截棍,刀枪棍舞出时代新风

3。十年霜刃匣中鸣

今日扁诸君请试

4。挈龙泉以强身健体

舞偃月为保国安邦

话说明朝年间,有一位武术宗师,他苦练武功几十年,融会贯通了十几个门派的功夫,天下高手前去挑战他的时候,都被他打败了,因此扬名天下。很多人前来拜师学艺。在一番挑选之后,他选择了一个天赋非常好的弟子当徒弟。

这位师父不但喜欢武术,而且还喜欢华夏传统文化,尤其喜欢对联,他总是觉得武术就如同对联一样,一板一眼,井井有序,但是又变化多端,奇妙无穷,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他练习武功之余,顺便还练习一下对联,学习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他把武功和文化结合了起来,这才使得他的境界一直很高。这是他修炼武功的秘诀。

现在他收了徒弟之后,就准备把这些东西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当然,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徒弟武术和文化的关系而是潜移默化的教导自己的徒弟,所以他就时常出一些对联让自己的徒弟对对联。

话说经过这个老师父几十年的研究,他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失传已久的降龙十八掌修改成了更加简单实用的降龙十巴掌,并且他把这些绝技都传授给了他的徒弟。

有一天,徒弟正在练功的时候,他先把徒弟叫住,然后给徒弟出了一个上联:降龙十巴掌,独缺八掌!

徒弟是一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出来师父虽然研究出来了降龙十巴掌,但是后面缺的那八掌却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病。而且这个上联很不简单,巴掌和八掌,虽然读音相同们,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想要对出下联那可是相当的困难啊。

徒弟苦思冥想了一阵,还是没有啥好的创意,师父也不急,当着他的面练起了太极剑法。徒弟一看太极剑法,马上眼前一亮,回答道:太极两仪剑,雌雄二剑!

正在练习剑法的师父一听这个下联,马上收剑赞叹道,妙哉,妙哉。

从此之后,他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徒弟了,因为徒弟真是天生的练武奇才,不但学武术很快,而且就连对对子都是绝世无双,不得不说,师父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614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