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意思-一字千金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1 22:10:41 人气:8 加入收藏 标签:千金 一字 黄金 成语

成语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注音:ㄧ ㄗㄧˋ ㄑㄧㄢ ㄐㄧㄣ

成语简拼:YZQ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字千金成语辨形『金』不能写作『斤』。

歇后语:王羲之手书成语谜语妙

成语英文:one word is worth a thousand taels of gold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对着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後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一、1、[义]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褒义。[类]用在『文辞精妙』的表述上。[例](1)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2)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2、[义]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褒义。[类]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例](1)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後,一字千金,洛阳纸贵。(2)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3、[义]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类]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例](1)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2)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二、作定语、宾语;指文章或字写得好。

一字百金、字字珠玑、金章玉句、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惜墨若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一字一珠、一字值千金、一字兼金、一字千钧、字字千钧、一字连城、一笔不苟、谨小慎微、郑重其事

驴鸣犬吠、一文不值

一字百金

1、一字千金→金城千里→里通外国→国计民生→生死关头→头痛额热→热心苦口→口角生风→风回电激→激扬清浊→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富不仁→仁义君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食→食不暇饱→饱食暖衣→衣锦过乡→乡壁虚造→造茧自缚→缚鸡弄丸→丸泥封关→关情脉脉→脉脉相通

2、一字千金→金口木舌→舌尖口快→快心满志→志盈心满→满腹文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人善忘→忘形之交→交臂相失→失道寡助→助画方略→略识之无→无所不至→至高无上→上下其手→手下留情→情面难却→却金暮夜→夜郞自大→大廷广众→众啄同音→音容笑貌→貌合心离

3、一字千金→金声玉色→色仁行违→违条舞法→法力无边→边尘不惊→惊采绝艳→艳如桃李→李白桃红→红炉点雪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

(2)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古诗》:『陆机所拟之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清·钱谦益〈定山堂诗集旧序〉:『言古诗,则曰〈十九首〉,亦知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乎?』

(4)唐·韩翃〈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诗:『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5)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6)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

(7)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8)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後,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9)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10)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11)…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你回去说,我这里的帐是查不得的,等我会…——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2)…千金。——《增广贤文》译文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一字千金”几个大字。

(2)大师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一字千金的论著中。

(3)杰杰写不出成语“一字千金”,所以单元测试仅99分。

(4)京旺叔叔给哓哓和逍雅介绍了“一字千金”的成语故事。

(5)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字千金。

(6)上坝中学的督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字千金”。

(7)所以说签合同“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8)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动著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9)小浩不会写成语“一字千金”的最后一个字。

(10)在推销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1)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12)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13)所以说签合同『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14)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见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着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注](1)吕不韦:西元前?~前235,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於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後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後因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2)布:公布。(3)咸阳市:秦朝的首都,地约当在今陕西省长安市东北。(4)延:请。(5)增损:增加或减少。此处指更动文字。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千金

据《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原是战国时代阳翟地区的商人,後因帮助秦庄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为丞相。当时养士的风气极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等人,门下均有众多食客,吕不韦不落人後,以重金礼聘许多有学问的人,门下食客亦达三千。後来他见着书立说使名声显达的人也不在少数,便要他的门客把所知所闻行诸文字,集二十余万字成《吕氏春秋》一书。此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传记等,可说涵盖了天地万物及古今之事。书成之後,吕不韦相当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阳城门口,请大家提供意见与批评,并声称若有人能更动其中的一个字,即赏赐千金。但因为吕不韦当时可说是位高权重,没人愿意得罪他,所以始终没有任何人出面批评。这次悬赏的举动,使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名扬天下。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字千金』,用来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来指书法写得极佳,一字价值千金。千金

千金:(1)指很多的钱:千金难买。(2)敬辞,称别人的女儿。一

一:yī 1、《狼》:『一屠晚归。』2、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字

字:zì 1、生育;养育。《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2、女子嫁人。《周易·屯》:『十年乃字。』3、文字。《活板》:『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4、表字。旧时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根据本名涵义另取别名称表字。《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5、取表字。屈原《离骚》:『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字乳] 生育。千

千:qiān 1、千。2、形容数量很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金

金:jīn 1、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又] 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2、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3、金属的通称。《劝学》:『金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4、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6、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7、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金翅。』[金榜] 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 (1)月亮,月光。(2)月光下的水波。(3)酒名。(4)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 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 (1)牢固而融洽的友情。(2)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 (1)金制的盆盂之类。(2)比喻国土完固。[金阙] (1)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2)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 喻闪电之光。[金屋] 华丽的房屋。一

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字

字:《寅集上·子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疾置切《正韵》疾二切,□音自。《说文》乳也。又爱也。《书·康诰》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礼·地官·郑注》小国贡轻,字之也。《左传·成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又文字。字者,孳也,六义相生无穷也。黄帝臣沮诵仓颉,体卦画,摹鸟迹,引伸触类,文字之形始立。《周礼·春官·外史》周礼春官掌达书名于四方。注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称曰字。又名字。《礼·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又〉女子许嫁筓而字。〈注〉亦成人之道也。又女许嫁曰字。《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又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谓牝曰字。《史记·平准书》乗[音chéng]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亦作牸。又姓。《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谔。考证:(《周礼·春官·大宗伯内史》掌书名於四方。〈注〉古曰名,今曰字。滋益而名,故更曰字。)谨照原文改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注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称曰字。千

千:《戌集中·革字部》《广韵》七然切《集韵》《韵会》亲然切,□音迁。《广韵》秋千,绳戏也。《集韵》秋千,北方戏,以习轻趫者。《张有·复古编》词人高无际作秋千赋,汉武帝后庭绳戏。本云千秋,祝寿词也,语伪转为秋千。后人伪为秋千。金

金:《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居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音今。《易·系辞注》天地之数,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书·洪范》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疏〉可销铸以为器也。〈又〉从革作辛。〈传〉金之气味。〈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气味。又金有五色。《说文》五色金,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於土。《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传〉金银铜也。《前汉·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师古曰:金者五色,黄金、白银、赤铜、青铅、黑铁。又《公羊传·隐五年》百金之鱼。〈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庄子·逍遥游》不过数金。〈注〉百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记·平准书》黄金一斤。〈注〉索隐曰: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又臣瓒云: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董彦远曰:汉一斤金四两,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两为一斤。兵法:兴师一万,日费千金。燕昭王以千金养士,皆此数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又乐有八音,一曰金。《左传·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击钟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也。《周礼·春官·钟师》掌金奏。又兵也。《礼·中庸》衽金革。《朱注》金戈兵之属。又《韵会》军行钲铎曰金。《释名》金鼓。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前汉·李陵传》闻金声而止。〈注〉金,钲也。一名镯。又黄色也。《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注〉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又坚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上金堤。〈注〉金堤,言水之堤塘,坚如金也。《贾谊·过秦论》金城千里。又官名。《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魏志·王修传》行司金中郞将。《唐书·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辽史·国语解》阴山采金置冶采链,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纪》置淮南淘金司。又《前汉·百官公卿表》更名执金吾。〈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执焉。又《论语·摘辅象》风后受金法。〈注〉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又地名。《五音集韵》金州,周为附庸国,魏於安康县置东梁州,后周攺为金州。又《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注〉昭帝始元六年置。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方舆胜览》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名。又山名。《广舆记》在镇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头陀於此开山得金,故名。又《述异记》黄金山,生交让树。〈又〉南金山有师子兽。又台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谓黄金台。又花名。《五代史·附录》汤城淀池多异花。一曰旱金,大如掌。又树名。《洞冥记》影蛾池北有生金树。破之皮间有屑,如金而色青,亦名青金树。又草名。《周礼·春官·郁人注》郁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遗记》祖梁国献蔓金苔。《正字通》百两金,药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两金。又古天子号。《帝王世纪》少昊氏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又国号。《金史·太祖纪》国有金水,源产金,故号大金。又姓。《五音集韵》古天子,金天氏之后。又汉复姓。金留氏,出《姓苑》。又书名。《前汉·萧望之传》金布令甲。〈注〉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书·艺文志》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宋史·艺文志》丛金诀一卷。又神名。《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又阙门名。《前汉·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注〉武帝时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又金精,珠名。见《博雅释珠》。又钟名。《拾遗记》帝颛顼有浮金之钟。又星名。《酉阳亲俎》北斗第三星曰视金。《清异录》高丽谓星曰屑金。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经。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训》黄澒五百岁生黄金。〈注〉澒,水银也。黄金,石名。又去声。《字汇补》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闭舌。又《韵补》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刚柔相伤,火烂销金。考证:(《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丞德殿铜池中。)谨照原文丞德殿改函德殿。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611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