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网络对联广告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1 19:37:14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广告 对联 产品 形式 编辑 特点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广告术语

对联广告(英文:Couplet Ad)。是指利用网站页面左右两侧的竖式广告位置而设计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形式可以直接将客户的产品和产品特点详细的说明,并可以进行特定的数据调查、有奖活动。不干涉使用者浏览页面, 注目焦点集中,有助于吸引访问者点阅,有效地传播广告相关讯息。

中文名

网络对联广告

外文名

Couplet Ad

释 义

竖式广告位置而设计的广告形式

性 质

进行特定的数据调查

相关视频查看全部

1

对联广告

2

对联广告的形式

3

对联广告的优势与特点

?

对联广告的优势

?

对联广告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4

使用方法及代码效果

5

参考文献

编辑

播报

[1]

编辑

播报

对联广告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网络广告形式。以GIF、JPG等格式建立图像文件,放置在两侧。

编辑

播报

对联广告的特色是广告页面得以充分伸展,同时不干涉使用者浏览,注目焦点集中。显示时随页面浏览而跟随移动,提供可关闭标志。对联为广告的形式,为各行各业推销产品和服务,传播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树立企业形象。

(一)易于记诵。对联广告是一种对称形式。从它传达的物质载体来看,对称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的一一对应上,显示出成双成对、有响有应、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特征。它给人以整齐、精练、悦耳悦目的审美感受,从而使消费者在这种特殊的愉悦中关注并记熟其广告内容。如“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这则对联广告,很快为广在电视观众所熟知,而张弓酒厂从这一知名度中获得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二)富于意境美。意境作为我国独有的一个古老(出自先秦)而又常新(历代鲜活)的名词,是指主观之意与客观之情的融合。广告意境是指广告作品中由一种半透明性结构组织而成,既有明确的产品信息,又蕴含着不尽之意的审美境界。如“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的对联广告词,既清楚无误地传达出“长城电扇”的产品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非确定性地传达出“电扇长城”的审美信息(如情感、思绪等),让消费者产生无限美的遐思。(三)注重情感投入。如一副著名的中药房联“但愿世间人益健,何愁架上药生尘”,表现了药房主人的博爱情怀,对求医问药者以深深的情感抚慰,增中了人们的好感与信任,无疑会带来很好的商业效应。又如一副邮政局联“传千里音信,慰万家情怀”,不仅介绍了服务的行业特征,也把企业对消费者的关爱之情融入其中,体现了企业的情感投放。(四)注重幽默。幽默的广告词能使人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广告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如一眼镜店对联“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非常形象、巧妙而幽默地表现了眼镜的特征和作用。上联描摹两个镜片像小太阳和小月亮(取其圆和明亮),下联写戴上眼镜后可以看清天地万物。上下联意脉紧承,对仗工整,“小”与“大”相对,给人以眼镜虽小,作用却大的强烈感受。又如一副理发店联“虽是毫毛技艺,却为顶上功夫”,谐音双关,活泼俏皮,既点出职业性质,又写出了主人的自谦而踌躇。再如一旧货店联“我岂肯得新忘旧,群何妨以有易无”,将旧货店人格化为重故情旧谊的君子,幽默地表现了旧货主占的业务特点,别有意趣。(五)谐音与成语的结合。对联广告的谐音往往都是要强调的词语,突出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质量或特点。谐音与成语结合起来运用,更易于为人记诵。汉语成语是常见的一种熟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作为完整意义单位来习用的含义精辟的定型化词组或短语。如一刻字店联“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对仗工整,巧妙地表现了刻字的作用及价值。意思是说儒家经典能广泛流传,离不开刻字这一行,因而价值“千金”。而“刻” 又是指时光,下联就是一句成语。(六)注意运用嵌字技巧。这是把企业或学校名称、店堂字号、产品或服务之名等自然巧妙地镶嵌在对联广告词中,以引起人们格外的注意。嵌字位置多种多样,上下联都嵌字往往要注意嵌字位置的对称性,形成一种形式上的整齐美。

编辑

播报

现在很多网站广告做的如火如荼,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对联浮动广告效果的代码使用方法,介绍的这种效果,在1024*768分辨率下正常显示,在800*600的分辨率下可以自动隐藏,以免遮住页面影响访问者浏览内容,实现效果所需代码请见参考资料。

[2]

编辑

播报

刘冠英.对联广告的特点《武汉科技大学校报》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来源百度图片

2

网络对联广告代码大全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598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