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韵平仄标准分歧
平仄,就是汉字声调格律二元化。
平、上、去、入四声是古韵平仄标准。上、去、入声统称“仄”,其余为“平”。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今韵平仄标准。阴平、阳平,即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为“平”;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统称为“仄”。
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已分别规范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中了。今人对联,面向普通话语音规范交流的大众群体,以今韵为平仄标准,能有效避免入声字及相应方言的困惑和干扰。
现代汉语拼音四声系统
汉字拼音包括声母、韵母。汉字声调符号都标在韵母中开口度较大的元音字母上方,请看下表,从左到右依次是: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
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已分别规范到上述四声中了!新韵平仄不再受入声字干扰,无疑是格律平仄初学者的福音!
四个字简单区分平仄
妈:阴平
麻:阳平
马:上声
骂:去声
“妈”、“麻”都属于“平”声字。
“马”、“骂”都属于“仄”声字。
其他汉字声调,仿此类推。
对联的本质是什么
同声母韵母汉字对联:
上联:麻妈骂马,平平仄仄
下联:各舸隔哥。仄仄平平
名词对名词,如“舸”对“妈”,“哥”对“马”。
动词对动词,如“隔”对“骂”
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如“妈马”,或“舸哥”
对联的本质是对仗。用“替对同等异”五个字归纳对仗基本要求,缺一不可,简称对仗五规则。
1.句中双数位置平仄忌变,即“平仄”交替或“仄平”交替;单数位置平仄慎变,即变格后不能出现孤平、后孤仄、三平尾、三仄尾;这两层意思简称“替”,否则为失替。
2.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 ,否则为失对。
3.上下句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简称“同”,否则为“失同”。
4.上下句字数相等,简称“等”,否则为“失等”。
5.上下句义避免雷同,简称“异”,否则为“合掌”。
第1、2条是对仗与对偶的本质区别。其余二者相同。
对联成熟于格律诗对仗,所以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不是对偶!
例如:
三星白兰地,平平仄平仄
五月黄梅天。仄仄平平平
出句孤平且双数位置“平平”失替!
对句三字脚连平犯三平尾!
平仄变格后出现孤平、三平尾,不是对仗,因而不是对联,只是上下对应位置词性相同,不合平仄要求,只能是修辞手法之一的对偶!
平仄替、对是区分对仗与对偶的客观标准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词性相同,是对仗,也是对联。例如:
普洱茶,仄仄平
龙井茶。平仄平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失对,只是词性相同,不是对仗,也不是对联,而是对偶。
又如:
五粮液,仄平仄
普洱茶,仄仄平
双数位置平仄相反,但出句犯孤平,不是对仗,也不是对联,而是对偶!
如果改为:
五粮醇,仄平平
普洱茶。仄仄平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出句第三字仄变平后,不仅避免了孤平之嫌,而且对仗工稳,对联完美!
有人说,对联只能“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就是“乱脚”,缺乏平仄对仗理论依据,不敢恭维!“平起平收”实际上就是押韵的对仗。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平仄仄平平
风烟望五津。平平仄仄平
平仄正格工对,对仗实至名归,难道是“乱脚”吗?难道没有资格荣登对联大雅之堂吗?草民理论依据截图佐证如下。
“非律调”都是第三、五字平仄变格所致。
再看:平平仄仄平
第一字平变仄为:
仄平仄仄平
五言首三字两仄夹一平,简称五言“前孤平”,必然不能顺利通过平仄工具检验,欢迎评论区举例试试看!
上述分析探讨说明:网传“一三五不论”漏洞百出,“二四六分明”模棱两可!
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交替,“前宽后严,仄宽平严”,是平仄变格的基本原则。真金不怕火炼,在格律诗和对联创作审美实践中,每试不爽。欢迎大家在本文评论区举诗例验证!
对联平仄案例分析
木生口上谁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双峰耳冠我姓聂
平平仄仄仄仄平
对句双数位置“平仄仄”失替!
上下句词性失同!
上联:
木生口上谁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
???????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表示所在位置的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忌变。道理前面说得很清楚了!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对出下联!
下面出句播放量截图时是1.8万,是否优质对联出句呢?
上联:秋叶染红半江水
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句双数位置“仄平平”失替!
播放量和点赞量大,就是真知吗?怪不得不合平仄的出句和对句越来越多了,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传承堪忧!
上联:秋叶染红江上水
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
仄平平仄仄平平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对出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