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教师节,应要求,我撰写了一副对联,联曰:“数载寒窗,载载呈风采;一朝桃李,朝朝念师恩。”为了应景、应情、应时,我在对联中嵌入了“寒窗”、“风采”、“师恩”、“桃李”等语词,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学生奋发图强、不忘师恩的愿景。这副对联由吾弟江水书写、装裱,至今也许还悬挂在活水中学的会议室里。
又一年的教师节,又应要求,我又撰写了一副对联,联曰:“源于活水,故使江河清如许;丰在金秋,始知壮志可凌云。”“清如许”、“可凌云”有点不搭,且随它去吧。
我愿意为活水的教育唱一唱赞歌,于是我在对联里表达了对源头活水的呼唤,对凌云壮志的歌颂。上联化用了宋代大儒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意或诗理,同时利用了双关修辞,取地名“活水”之义,本义“活水”之义,二义互见,意在表达,教育的源头在活水,一切事业的源头在活水,也意在表达殷切的期望。期望活水的教育有源头活水,有鲜活跳跃的活水淙淙流淌;希望活水的发展有源头,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奔流不息。同时也期望,活水的教育因为有了鲜活的活水,像江河一样清澈如许;希望活水的发展因为有了鲜活的活水,像江河一样清洁如许,而不是污泥里行走,泥沙俱下。
下联用到了“壮志凌云”这个成语,该成语出自《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形容志向宏伟远大,高入云霄。“丰在金秋”一语双关,秋天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暗含着金秋是学子们告别母校、走向新征途的时节。意在表达,努力之后的丰收,会让扎根于校园的园丁体会到付出的值得,会让经年寒窗的学子品尝到取得成功的豪迈,会让常年辛劳的活水人民收获到生活的甜蜜。
如果这副小小的对联,能够达到或者基本能够达到这样的意思,只有付出辛劳而无所获的遗憾就将终止,代之而来的是内心的喜悦。
新一年的教师节,也不例外,为了烘托气氛,在听取了所嘱者的意愿后,我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教师节之义,也撰写了一副对联。联曰:“五千载中华史,尊师传统未曾改变;一百年风雨路,红船精神依旧昂扬。”其实也不叫对联,只是两句话而已。
想起这些对联,于是我又想起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石槽河小学工作期间的旧事。工作期间,因为时任校长的提议,我为学校撰写了一副对联,悬挂在教学楼两侧。上联曰:“石因良用能攻璧玉”,化用了《 诗经· 小雅· 鹤鸣》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诗语。下联曰:“槽聚细流竟成江河”,化用了荀子《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句。在这副对联中,我有意识地嵌入了“石”、“槽”、“河”、“璧”、“玉”五个汉字,暗含着“石槽河如璧玉”之意,寄寓了我美好的祝愿。希望石槽河村委会的发展如玉,希望石槽河人民的生活如玉,希望石槽河小学的教育如玉。
在每一副对联中,我都融入了我内心的期冀。自从离开家乡,到活水乡工作以后,我就把活水当作自己的家乡,写过歌颂活水的歌词,写过赞颂活水的文章,我始终记住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忘来时路,不负新征程,自己也把心虔诚地搁放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把自己的情怀温情地洒在活水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树高千尺,根在沃土,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回观这四副对联,也许存在着许多问题,会贻笑大方,但里面有真心真情,在我眼里,它们就是熠熠发光的宝石,醇香四溢的美酒,灿若星辉,历久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