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对桐中联入围作品与围外的部分作品做个直观的对比。
此次征联活动,从开局的轰轰烈烈到收场的羞羞答答,一番神操作,相信主办方自己会有所反思。在此不过多议论。只是想对18>11728,18>50的题目,做一下探讨。一万多征联,一万多心血,理应要有一个公正的说法。对十八的审视,恰是对一万的公平。
一切最好用作品说话,让大家从心品评吧。
(A组是此次入围的佳作,B组是网上联友的对句。)
上联:桐中敲铜鐘 童男童女同上学
A01才賦勝財富 材德材賢纔出群。
B01知识赛芝士 只字只词至成章。
此A01对句好,有境界,有哲理。说出了一个古今通行、四海皆准的大道理,很高大上。是否感觉“桐中敲铜钟…”这个小毛丫头,似乎配不上他了?
友情提示一下,此联是否需要加个备注:千万不能用简体字?否则,“纔”变成“才”,与前面的“才”字重复,会不会尴尬?另外,材德:才和德(并列结构)。材賢:贤才(偏正结构)。这两词拈连 通吗?
B01对句,学知识赛如一口一口吃芝士,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成就辉煌的篇章。劝学上进,有理有趣,比较接地气。
A02丞相拓城巷 宬外宬中诚立名。
B02丞相让城巷 澄月澄辉诚照人。
此A02对句好,选题大气,以“六尺巷”丞相让巷的典故为题,弘扬“礼让”美德。早有人写过类似联句,但能出新意的并不多。请注意,上下联结构相同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童男童女同上学”是主谓结构,“童男童女”是主语。“宬外宬中”做主语?立了名?确定没有失对吗?而且“宬”指藏书房,还是皇家专用的,硬搬进句中不觉得别扭吗?
B02对句:丞相礼让城巷,仿如澄明之月、君子之光,照亮他人,并为民敬仰。造境立意,如月当空。
A03晟世弘聖事 勝水勝山盛驤龍。
B03盛世举圣事 胜日胜时晟开篇。
此A03对句好,很应景,适合为120校庆添彩。若在用词表意上再推敲一下更好,比如“弘聖事”关“勝水勝山”什么事?是否前后不搭?“驤龍”还是“龍驤”?查查词典“盛世”和“晟世”哪个才是正版?
B03对句,在桐中校庆之际,预祝百年名校在新的时期闪亮开启的新的篇章。前后呼应,顺理成章。
A04珙竹傍拱筑 巩殿巩堂共谈书。
B04珙崧育栱松 公力公心共培材。
这两句都不错,全通关,远比未通关的高出一个档次,令人眼前一亮。两句简直是双胞胎啊,“珙竹”和“珙崧”是兄弟俩取的专用名字。“珙拱巩共”和“珙栱公共”也都不同调勉强算作同音。奇怪!为什么一个进了“985”,另一个却落榜了?何况,对应“童男童女同上学”主谓结构,“巩殿巩堂”做主语,谈书?——“公力公心”做主语,培材!哪个合情合理更通顺?
再例:“溢瀷推鹢翼,異士異材益争先。”洋溢的河水推助船翼,(在桐师的帮助下)杰出的学子更加奋楫争先,赓续前行。
A05荟萃颂绘粹 汇武汇文会成才。
B05浍潓滋荟蕙 惠雨惠风会成春。
此A05对句好,文笔奇崛,哲理深刻。多处用词的词性尚需斟酌,比如“荟萃”、“汇武汇文”是动词还是名词?与上联的词性对应吗?“绘粹”是什么?“荟萃”“颂”动词+动词,合语法吗?
B05对句全通关。“桐中”不是一个常词,而是桐城中学简称,“浍潓”是浍水潓水合称,名称对名称,比对一般名词更佳。滋兰树蕙成语比喻培养人材;老师育人如春风化雨,成就桃李满园的春天。与上联一样富有画面感,意含境中,不空洞说辞。
A06近世出进士 劲气劲风尽传芳。
B06黉宇展鸿羽 宏业宏图弘振邦。
此A06对句好,表现出对历史的自豪感。用过去桐城出进士的盛况,为今日之桐中增光?“近一进一劲一尽”在平水韵中分属不同韵部,劲[jìng]在今韵中也与其他三字[jìn]不同韵母,也算同音字?劲气[jìn qì]和劲风[jìng fēng]不同音拈连,合适吗?劲风:强劲的风。劲气:凛烈的寒气,是传芳还是结冰?
B06对句,“黉宇”[hóng yǔ]:古称学校的校舍。百年历史名校为一代代学子插上翅膀,大展宏图,大批人才振兴家国。有景有意,与上联对应贴切。
A07镜浦泽净圃 静水静山竞开颜。
B07奕骥追弈冀 異水異山亦骋怀。
此A07对句好,构思奇妙、取材新颖、想象丰富。一般人不一定读明白。老实说,我也没猜出其奥义。没查出“净圃”是什么词义?没想出“静水静山”为啥笑?
B07对句全通关。接应上联,(童男童女同上学)仿佛高大的骏马追寻远大的希望,征途上奇妙的风景也会令学子们开放胸怀、一路收获惊喜。成功不只在结果,更在于过程。
有古诗:“奕骥惟耕牧”,“弈冀犹传翰墨香”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让我游目骋怀。”
A08峻邑毓俊乂 骏德骏声葰扬辉。
B08史籍载实迹 事过事功思辨书。
此A08对句好,立意高远,有赞有颂。除了“峻邑”词义费解、“葰”字冷僻外,也算中规中矩。可是,和上联清新画面一比,是否顿觉鸡同鸭讲?如果撇开上联不管,倒是可以另成一个不错的春联。
B08对句,以史为鉴,明辩明真,明思明理,明是明非,明古明今,明人明己,是真读书也。治学之道,令故作高深、目无余子、自以为是者汗颜。
A09骐骥善骑技 奇水奇山齐放歌。
B09骐骥奔期寄 奇校奇师其铸龙。
此A09对句好,用比兴手法,激发联想,增强意蕴。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桐中是桐城中学的简称,两个特别名称相对,比随便用一个名词来对更合适。
然鹅,骐骥善于骑马之技?倒真是一绝!连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山水都忍不住唱起了赞歌?
B09对句全通关,“骐期奇其”[qí]同音(平水韵中同属上平四支。期,古音qí,见辞典),“期寄”:期望,希望,动词名词两用。“其”:副词,将,已经。“铸龙”:动宾词组,铸就实现希望的群龙。
A10皖域存琬玉 婉水婉山宛游龙。
B10惜抱写夕报 熙旦熙春悉育材。
此A10对句好,取材独特,用词婉约,热情歌颂了安徽山水宛如游龙一样灵动壮美,拓展了一个上联所没触及的审美空间。可是,前后两段能对接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吗?安徽“琬玉”是一种新玉种吗?“上学”在上联中应为动宾词组,“游龙”好像是名词吧?“宛游龙”对“同上学”在语法结构上相同吗?评委们确定没有离弦走板?
B10对句,借惜抱先生姚鼐用心血书写晚年的教育业绩,赞美一代代桐中师者把最美好的时光全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桐中有“惜抱轩”。
A11闱士出伟仕 玮栋玮梁纬经邦。
B11红旭耀黉序 鸿雁鸿鹄宏创先。
此A11对句好,妙笔生辉。同样写科举,比“近世出进士”更有内容,“玮栋玮梁”用词新颖。“仕一士”和上联“钟一中”还对应拆字,在入围作品中当居前列。只是,对应上联语法结构,“纬”在此应作状语,和“经邦”联起来作何解?评委慧眼看出了新义?
B11对句,初升的朝阳映红了校园,众学子如志向高远的大雁鸿鹄,大举在各方面一路领先,勇当时代先锋。有文还有景,有意也有境。
A12心得化馨德 新景新风欣育才。
B12黉宇播虹雨 红李红桃宏报春。
此A12对句好,笔下生花。以饱满的热情、缤纷的词语,写了育才的心得?请恕我疏浅,没看懂前后词语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全句想要表达什么?有请桐中语文老师指教一下。
B12对句,校园洒雨露,桃李报春天,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不似什锦火锅。
A13邑里尚义理 懿德懿行亦流芳。
B13励翼合历意 立德立功力攻书。
此A13对句好,主题明确,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义理”的无限推崇。然而,这和上联有直接关联吗?语境意境对应吗?对 联,要对还要联,各说各话,如何成对联?和前面“峻邑毓俊乂 骏德骏声葰扬辉”倒似哥俩好。
B13对句全通关,外力的推助结合自身的用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激励着学生们努力读书,勉成国器 。“励翼”:(动词)勉力辅佐;(名词)尽力的辅助。下联“攻书”对应上联“上学”。还有“砺节复励竭,立德立功厉中华(修身)”同样是通关之作。
A14奕叶承弈业 一夕一朝亦争先。
B14历裏蘊勵理 里尉里民力傳薪。
此A14对句好,选题独到,宜古宜今。像个通用联,个性模糊,贴在哪儿都行。贴在棋社似乎更合适(呵呵,一种错觉)?“一夕一朝”是形容词,与名词“童男童女”不对应,“童男童女”可以作主语,去上学;“一夕一朝”却不能作主语,去争先。所以,语法结构也不对应。“业、一”拆笔划也算拆字?那么“鹢路沐溢露,一草一花益酬春”(逆境中受到恩师雨露般的惠泽,学子们如花草一样更加用努力回报春天),是否也行?
B14对句全通关。桐中历史里蕴涵着勉励成国器的道理,文都桐城官方与民间齐心协力,大力促成文化教育薪火相传。主题鲜明,与上联呼应合拍。“裏”和“里”古时字形字义皆有区别。
A15寓壁挂钰璧 玉凤玉龙欲凌霄。
B15骐骥竞旗骑 奇校奇才其帅先。
此A15对句好,构思新奇,选材独特。“玉凤玉龙”想要飞?那么“寓壁”比喻什么呢?“钰璧”是什么,是高仿的玉璧吗?全句做何解读?应该不会是夸赞宾馆墙上挂的那个玉璧仿品以假乱真,上面雕的龙凤活灵活现似乎要飞走吧?关键,如何和桐中上联联系起来呢?我水平太低没悟出来,惹您见笑了。
B15对句全通关,(仿佛)千里马力争成为领头的旗骑,卓越非凡的桐中及其学子们将会一马当先,成为学界楷模。“骑”平水韵中,作动词读[qí]平声,作名词读[jì]仄声。“帅先”:动宾,领头,作榜样。
A16志士为治世 至善至真只读书。
B16职师守咫室 至力至心只耕芸。
这两个对句都好,一个学一个教,差点儿可自成一对。各自颂扬了学与教的真诚与执着,情怀感人!作品上乘。却有两点小差别,1“至善至真”是形容词,“至力至心”是名词,与“童男童女同上学”的词性和语法结构,哪个更对应?2一个未通关,一个全通关,难易自分。还有“誌士坐鋕室 至信至诚志兴邦”也是通关之作。
A17挚甫置稚府 智士智曹致兴邦。
B17郅治疏窒潪 智鹢智人至争流。
此A17对句好,颇有霸气,桐中祖师爷吴公一出,试问天下英雄?可惜,不忘吴公之功,却没再现吴公之才。有意少境,比之上联,略输文采。重点,未过拆字关终是底气不足。
B17对句全通关。大治之世疏通阻塞的河道(喻广开育才渠道),智慧之舟(喻学校)和舟中智慧之人(指学子)最大限度地争流而上,驾驭时代浪潮。(借用毛主席“百舸争流”的诗意。)
A18梓里育紫李 子佩子衿自成材。
B18沕宇听物语 吾志吾心勿忘初。
此A18对句好,联想丰富,尽管“子佩子衿”微有歧义(“子佩子衿”本义你的佩带你的衣领,虽然“青衿”后被借代学子才人,但“子佩子衿”连用通常指学生服饰,如宋代刘克庄的《题陈遂卿隐居》诗中“子佩子衿输少俊”),但也算绕得通。另外,既然都是“自成材”的,与桐城中学何关?若主办方自废“桐一铜一同”所谓的拆字关,这个对句还不错,十八之中一马当先。
B18对句全通关。意境很棒,满满正能量。(童男童女)置身校园幽深的天地间聆听风声、雨声、万物之声;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之事,不忘初心,勉成国器。何等境界?在突破全部四道机关的苛刻条件下,交出如此优秀答卷,相比避关、跑题或漏洞频出的,竟过不了入围及格线?“稚府”、“净圃”、“晟世”、“峻邑”、“珙竹”、“钰璧”、“琬玉”、“巩堂”、“汇武”、“绘粹”等等都可入围,此联却不入评委之法眼?
以上对句多是从网上信手拈来,只不过冰山一角,大有疏漏。由此不准确地推想一下,那一万多征联中该有多少佳作遗珠?此际,我脑海中闪出一词“雅量”,多大的器 容多大的量。
很期待最终的征联奖项分配榜,应该不会又是一个梗吧?
后记:
一、这次活动最大的争议,不是表面上谁该入围的问题,而是“桐中联”出句如何解读、对句如何评价的问题。有网文《为“桐中对联”正名》分析的很明白,“桐中联”本是民间俚语,理应不是桐城中学的私物。桐中对“桐中联”相关的解读和评价不具有权威性和垄断性,其权力仅限于在自己搞的征联活动中,可以自愿把奖项发给谁而已。说白了,这次征联也就是学校一级的一个活动,不知什么人评选了一下,反映的或许只是某些人对楹联的认知水平?就跟随便什么人在网上宣称已完美对出桐中联差不多吧,不是出自专业机构、按照专业程序的专业评价,你能指望饱有太多正规性和标准性?哈哈,含金量可不是用奖金来虚补和衡量的。其评选结果有没有公信力?站不站得住脚?还得比照传统联律的规则,由大家评判。
二、此次主办方曾明确公布其确认的“同音、拆字、拈连”等机关,并要求应征联尽量多运用这些技巧,也即是说评价标准鼓励最大限度破机关。更重要的是,“机巧联”必须全通关才算合格成对,这是传统对联公认规则。可是,评比结果却是全通关的基本靠边站,未全通关的反而大举入围。而入围的究竟有多高明?质量实际如何?不仅大都没有全通关不说,在对应上联的意境、语境、词性、语法结构等对联基本要素上,种种问题是否触目皆是?通过展示,让作品说话,众人有目共睹。评委究竟是按什么标准评选?程序是否规范?为何网友怒批其有黑幕?就算往往主办方有一定的评选自由,甚至可动用最终解释权护身,但也不可以无视通则、出尔反尔吧?尤其是把入围名额从50骤降为18,这是对广大应征联者无礼贬损!这和因为入围名额有限无法容纳的概念完全不同,一万之众的心血之作,在如此评选标准几乎无底线下浮情况下?99.998%连入围及格线都望尘莫及?导致区区50个入围名额都凑不齐?只能大比率空缺?简直目中无人!太过分!
三、因为见不到一万多应征联全貌,我只能从网络上零散地收集一些联句,来源间接,肯定有所错漏。谨用这有限的十几联(其中一半为全通关联,一半为部分通关联),来做两项只展示不定论、也不够全面的比较,①全通关联与未通关联对比。比一比在高难度过关条件下产生的作品,与绕过难关的作品之间有何差别?②未通关联与入围的未通关联对比。品一品同样不过关条件下产生的作品,与入围作品之间有何差距?其实,举例的这些联句并非最佳,也谈不上完美,更不能代表一万联友的心血之作。而且我也无意批评入围18联,其入围自有其可取之道。我只想让大家多个角度验证入围名额由50变成18,其合理性与公平性在哪里?评选到底专业不专业?该不该给一万应征联作者一个交待?毕竟,这是堂堂名校办文化人的雅事,不是什么商业贩子、草台班子搞的唯利是图的闹剧,闹过了一哄而散。
评选或评论,往往反映的不是作者的水平,而只是评者的水平。
我的点评和某些评选一样,不是什么权威定论,既不专业也不作准,只能算一家之管见,打个酱油而已,不要太当回事。《联律通则》才是评价的依据,广大群众才是真正的评判者。
说明:这次点评我为什么不谈平仄?因为,桐中征联实在不可拿平仄说事。①桐中联自身就不守平仄,若论平仄桐中联根本就不算合格的联句,对其下联不必将错就错,自带枷锁。②按照联律通则,对巧联、趣联平仄从宽。例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和“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都是只要通关,平仄不拘的。所以,对桐中联只要不犯“三平尾”、“乱脚”等大忌,即为平仄合格。专家评委们,我说的对吗?欢迎指正。
备注:A组18联作者分别是A01徐宏明,A02徐宏明,A03李向阳,A04鲍伦树,A05王凯,A06徐宏明,A07何斌,A08张万忠,A09方承明,A10洪焱生,A11邹长春,A12何沁学,A13张明润,A14习令奋,A15开钢,A16顾大权,A17陈峰,A18刘跃进,署上作者姓名,以示尊重。B组18联因散取于网络上,基本无法确定作者姓名,敬请各位自己认领吧。另外,因篇幅有限,确有不少好作品未展示,请谅解。谁有应征佳作,也请留言亮相共赏。谢谢!
顺向各位联句作者致敬!
顺祝桐中120校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