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最早出自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唐代诗人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他与曾任司空的李绅交好。李绅邀请他饮酒,并请来了歌妓在席上跳舞助兴。饮酒期间,刘禹锡对宴席上的奢华,感到不满与痛惜,于是作诗道:“高髻云鬟官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说,李司空对歌妓作陪这样的场景已经见惯了,不觉得奇怪,我刘禹锡对此却有断肠刻骨之痛。表达了对李司空的谴责与劝戒。
“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取自这首诗。诗中的“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
司空见惯,原意是指当时官场上已经养成奢华的风气,对当时宴会上的排场,已经见怪不怪了,却不理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含贬意。今通指,对某些事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