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鲁迅纪念瞿秋白的对联(瞿秋白提议汉字改为拼音)

 2025-02-07  阅读 1  评论 0

摘要:中国五千年文化之所以能延绵不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汉字的重要性,早已被历史所证明。然而,百年前五四运动期间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口号,在当年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各个知识分子为此大

中国五千年文化之所以能延绵不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汉字的重要性,早已被历史所证明。然而,百年前五四运动期间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口号,在当年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各个知识分子为此大打出手。

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就是说把汉字用字母来表达。瞿秋白表示明确反对,他于次年2月拟订出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春,《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1930年9月,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参崴举行。

当时来参加大会的人基本都是北方人,使得大会通过的汉字改革方案并不能代表全部,而且大会上还出现了偏激观点,废除现有汉字。《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模范》是胡愈之撰写,他在文章提到,“秋白是拉丁化北方化方案的最早创造者,他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开山老祖。单就这—件事,就教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他。”

鲁迅先生起初也支持拉丁化新文字,他说:“这回的(拉丁化)新文字却简易得远了,又是根据于现实生活的,容易学,有用,可以用这对大家说话,明白道理,学得技艺,这才是劳苦大众自己的东西,首先的唯一活路。”

然而,将汉字拼音字母化,遭到了“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反对。赵元任是公认的旷世奇才,他教过物理学、数学、哲学、中国音乐史、中国语言、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赵元任精通无数语言,通晓英、德、法、日、古希腊、拉丁、俄等多国外语,甚至全国各地方言都能说得非常地道。

赵元任得知汉语可能进行拉丁文拼音改革后,他强烈反对,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反对。这篇文章连标题在一起共96个字,可全文只有一个读音。全文是这样的:“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文章标题是《施氏食狮史》,全部读音都是“shi”。尽管读音一样,可表现了不同的意思,这可能是汉字的精妙之所在。赵元任以此想表达一件事,如果用字母拼音来表达汉字,那汉字的优美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很不利。

参考资料:《施氏食狮史》、《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

,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4258.html

管理员

  • 内容22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01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