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出巡中州,观风问俗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9 4:24:12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乾隆 皇帝 对联 女子 出嫁

对联是汉语世界中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表面上它对仗工整,平仄有序,深究之下又字字用典,隐含诗意;内容更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自由灵活,雅俗共赏,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最爱。

他们或是借助对联彰显文采,或是置于坐侧,立身修治,更有甚者,借其广布德行,教化万民,留下了不少风流韵事。

清朝时有一位皇帝,他一生最爱吟诗作对,是对联界的常客,经常在各种场合以对联的形式对下属进行考核。以其智慧和才学,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对联和绝妙故事,这位皇帝就是乾隆。

乾隆十五年八月十七日,已经39岁的乾隆皇帝第一次离开京师,巡视全国,他的第一站便是有古中州之称的河南。

这天卯时正刻,在太庙祭祖完毕,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虽然清朝入关已一百四十余年,但满汉之间依旧矛盾重重,前段日子“金川之战”(在四川)更是把河南的粮食调了个精光,如今全境民怨沸腾。

古代皇帝出巡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风光快乐,沿途观花赏景,还有美女相陪,仿佛一场旅游。真实的乾隆皇帝每一次出巡都有着极为明确的目的,此次出巡河南,目的有二:一是巡视河务,防止水患;二是广施天恩,教化万民。

九月十八日,在经历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乾隆终于抵达了河南。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民族的起源,乾隆把自己出巡的第一站选在这里,其亲近汉人示好之态再明显不过。而他在河南的第一项活动便是拜谒精忠庙。

精忠庙祭祀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照理说,乾隆是满族皇帝,而满族又是金朝的后裔,理应避嫌。

但乾隆不但第一个拜谒岳飞,还题诗盛赞其精忠报国的精神,目的不外乎彰显自己的史观与汉族官员一致——满汉一家亲,天下应大同。

随后乾隆更是“火力全开”,先是将自己经过的州县的赋税减半,随后给沿途负责接待的大小官员一律升职加薪。

河南全境除“军流”以下犯人全部减刑,七十岁以上老者赐予礼物。最后,更是直接免了河南省继续往战争前线运送粮食的任务,一时间整个河南欢呼雀跃,官兵百姓无不高呼皇帝英明,乾隆本人更是得意不已。

几天后,乾隆来到河南中牟县,巡视黄河大堤。眼看大堤稳固,两岸绿树茵茵,百姓安居乐业,乾隆心中好不畅快,当场吟诵起李白的诗句“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话音一落,百官无不派手叫好,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吹吹打打的声音,还夹杂着官兵高声的呵斥。被人打断诗性,乾隆脸色一沉,让手下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队送嫁队伍途径此处,守卫官兵怕冲撞皇帝,便勒令其队伍改道。谁曾想出嫁女不但不退,反而高声说道:“谁都知女子出嫁一生只有一次,良辰吉日耽误不起,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阻拦。”

不远处的乾隆听到女子如此说,不由得对这位年轻的出嫁女产生了好奇。而这位出嫁女也确实不是一般人,她是县里有名的才女,名叫刘若莲,不但才智过人,性格也十分爽快,敢说敢做,无所畏惧。

手下将刘若莲的情况一汇报,乾隆更是起了兴致,他平日里自诩诗书过人,最爱吟诗作对,满朝文武没有不被他考教过的。

虽然古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像皇帝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男人也是喜欢与那些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女人对话的。如今,听说了这个才女,乾隆爱惜之心大起,立刻派人将刘若莲招来。

见到皇帝,刘若莲落落大方,规规矩矩行过大礼。乾隆一看,好感更增了好几倍,他说道:“你要从这里走,我可以让路,但有个条件。”

刘若莲问:“什么条件?”乾隆道:“听说你是这里有名的才女,我这里有一个对子,若是你能对上来,我就让路。”刘若莲听罢,也不扭捏,立刻爽快的答应了。

乾隆见刘若莲丝毫不惧,便决定吓唬一下这个胆大少女,稍一思索,便说出上联——“塘中荷花,疯蝶硬要采。”

此联意在将刘若莲比作“疯蝶”,讽刺她胆敢冒犯皇帝,行事疯癫。还敢跟皇帝提要求,这就如蝴蝶采荷花,掉入水中,十死无生。

一般人听到皇帝如此说,早就吓得跪地求饶了。

但刘若莲神色自若,很快对出下联——“画上仙女,狂生却难求。”言语间暗指乾隆就是“狂生”,任性而为,为了自己的一时便利,随意驱赶百姓,此举与昏君何异?

当然,刘若莲也看出乾隆对自己似有不一般的意思,也借着对联暗示皇帝不要做不符合身份的事。

乾隆听出了女子的讥讽和暗示,心中羞愧不已,只能拍手叫好掩饰尴尬,为了挽回自尊心,乾隆又指着黄河河堤旁的一头铁牛对刘若莲说道:“小姐能否再为这铁牛赋诗一首。”

刘若莲也不推辞,张口便说道:“康熙令铸一铁牛,置堤镇水几十秋。狂风拂拂无毛动,细雨霏霏有汗流。青草河水难进口,无绳勒索却昂头。牧童有力牵不去,千年万载永驻留。”这首诗是在赞颂康熙的治理黄河水患的功绩。

原来,自康熙十六年起,皇帝便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水患。靳辅采取治黄必治沙的思路,引来淮河水冲击黄河河道,将淤泥冲除。又在下游筑起堤坝,被河水冲下来的淤泥正好堆积在堤坝处,起到了加固堤坝的功能。

修建大坝之时,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召集流民治河,没有影响沿岸百姓的生活。随后还在黄河沿线修筑多处泄洪渠,减轻下游堤坝压力。

多措并施,一举让黄河重回故道,保证了黄河近50年没有大规模决堤。

随后康熙皇帝在黄河边铸造铁牛。《易经》上说牛的卦象是坤卦,而艮坤为土。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水土相克,用牛镇水再合适不过。

铁牛成为镇水利器,康熙此举意在海河清晏。刘若莲诗中盛赞康熙治水之功,也恰好迎合了乾隆此时巡防河堤,防治水患的意图。乾隆听完,果然龙心大悦,立刻让侍卫们放行。

刘若莲谢恩离开,她回到送嫁队伍中,坐上了自己的小毛驴。乾隆见状,立刻将自己的轿子赐予刘若莲,特命其乘轿出嫁,以示天恩。她坐轿来到婆家,一时间全县轰动,无人不羡慕刘家女子的尊贵排场。

原来古代女子出嫁并不像现代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个个绣花小轿。乾隆之前的女子基本是不允许乘轿的。

轿子起始于唐宋之际,那时的名字叫做“肩舆”,一般以上好的木料制成,轿身上或雕刻繁复的装饰,或直接用绸缎装饰。无论哪种,造价都非常昂贵。再加上乘坐轿子所需的人力众多,因此,这种交通工具非达官显贵不可用。直到宋朝晚期,除了皇帝和王公贵族之外,其余人一律不许乘轿。

直到清朝时期,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轿子才逐渐成为平民阶层也能享受的交通工具,只是社会依旧男尊女卑,女子始终无法得到和男人一样乘坐轿子的机会。

富贵者选择马车、牛车出嫁,贫穷者只能骑上一头毛驴。也就不难想象刘若莲乘轿出嫁时其余人的震撼了。

在她之后,中牟县的女子逐渐开始乘轿出嫁,她们以乾隆皇帝允许女子乘轿出嫁为借口,结婚那日无一不要求坐轿。

按照舒适度、速度以及运送能力来说,轿子各方面都不能与马车相比,但乘坐轿子本身已经成为女子得到尊重的体现。因此,即使劳费钱财,她们依旧对乘坐花轿一事趋之若鹜。

演变到后来,坐花轿出嫁已经成为旧中国女子出嫁的传统,也由此衍生出了诸如“上轿、起轿、喝轿、拦轿门、射轿”等一大堆女子花轿的衍生习俗。当年,乾隆与刘若莲几句无心的对联,竟促进了婚嫁习俗的发展,不可谓不是一桩美谈。

乾隆与刘氏女子之对,并不算精巧,只是好在刘氏女子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其实,乾隆这个“对联皇帝”真正的对联水平不算低下,堪称“高手”。

根据清朝纪事笔记《冷庐杂识》中记载,乾隆年间有个名叫彭元瑞的大臣,此人博闻强识,七窍玲珑,是《四库全书》的副纂官之一,他有一个强项就是对对联。乾隆听说了此人的才学,立刻将他叫到皇宫之中,准备考验一番。

考验地点设在一处花园中。此时正值初春,花园中丁香盛放,乾隆摆上酒宴,请彭元瑞落座。两人随意寒暄几句,乾隆便拿起酒杯,说出了自己的考题。

上联是——“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要注意的是,“冰”这个字在古体字中的写法是“氷”。这是一幅绝佳的拆字联,通过拆分汉字形态,形成对句。“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正是指代“氷、冷、酒”三字左边的偏旁部首。而彭元瑞更是厉害,乾隆话音刚落,他直接对出下联——“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乾隆一听,不禁拍案叫绝。

现代用简体字的朋友可能不容易分辨,万字的繁体字为“萬”,丁与百起头都是一个“一”,而香与千起头都是一个“丿”,“萬”与“花”起头均为“草字头”。

这样“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正暗合了丁香花三字的起始偏旁,与上联中“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对应。

“百千万”与“一二三”都是数词,“丁香花”与“冰冷酒”也都是固定词语,此联对仗工整,数字相等,平仄相拗,确实是一副绝对。

而且彭元瑞几乎没有任何思考,脱口而出更是厉害。要知道,对对联其实不难,普通人想一想也可以对出来,难的就是敏捷和巧思。

从此,乾隆对彭元瑞越发满意,不但赐给他笔墨纸砚,貂裘大衣作为奖赏,还给他加官进爵。

皇帝不但出对子厉害,自己做对也是个中翘楚。故宫午门至今悬挂着一副对联,“车书通月竁,云物壮天门。”

一副对联,短短十个字,竟引用了《礼记》、《宋书》、《文心雕龙》、《九歌》等多部文学名著中的典故。有人说,他是引用前人的词句没有自己的创造,但古代不同于今日可以网络搜索信息,拥有如此庞大知识量的乾隆皇帝,他的文学水平也不是常人可以比较的。

纵观乾隆皇帝的一生,与他有关的对联数不胜数。这主要归功于他六次南巡,为全国各地留下了数量可观民间故事与传说。据说乾隆皇帝评价自己,说自己一生只有两项功绩,一是平定了准噶尔,二就是南巡。

准噶尔是盘踞于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大国,乾隆为收复新疆与准噶尔决战,最终将其灭国,成功收复新疆,为我国恢复版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南巡在乾隆心中竟然与收复国土同等重要,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严重的反清复明思想,皇帝不得不亲自巡游全国,宣传自己的主张。

皇帝的巡游确实促进了那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教化,随着大量故事和对联的传播,乾隆皇帝机智勇敢,为民做主的亲民形象也深入人心。这客观上竟促进了全国的稳定,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1]《沁河流域的民俗体育文化》[M]. 2016,杜杰,李金龙,刘映海著

[2]《十里红妆婚嫁传说》[M]. 2010(第二章·新娘坐花轿)刘尚才著

[3]《冷庐杂识》[M]. 1997(卷一·对语敏捷)清·陆以湉著

举报/反馈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3378.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