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标点,修辞,仿写,对联复习与训练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9 3:08:03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表示 停顿 逗号 分句

展开全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的有机组成成分。用文字记录语言, 使口语变成书面语时, 单用文字往往不能完全体现口语的表情达意, 这就要借助于标点符号。从大的方面来看, 标点符号的功能有两种:一是表示口语中的间歇或说话的语气, 一是指明词句的性质和作用。具有前一种功能的符号, 通常称之为点号;具有后一种功能的符号, 通常称之为标号。

点号和标号 句号、问号、叹号是表示句末停顿的点号, 它们分别用于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用句号, 疑问句用问号, 感叹句用叹号。祈使句根据语气的强弱, 或用叹号, 或用句号。分号、逗号和顿号是表示句中停顿的点号。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长, 逗号表示的停顿比顿号长。这里所说停顿的长短, 是相比较而言的。比如, 同是一个逗号, 可以表示单句或分句内部的停顿, 也可以表示复句当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也属于点号, 它可以用在句未, 表示较长的停顿;也可以用在句中, 表示较短的停顿。仔细考察起来, 有些点号也带有标号的性质, 例如顿号, 它指明前后词语有并列关系。就是说, 它只能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又如冒号, 它对下文有提示作用。或者提示上文是分说部分, 或者提示上文是总说部分。就是说, 冒号前后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此外, 冒号还可以提示读者注意下文, 所以在书信或报告开头的称呼后边也常用上它。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这些符号是根据书面语的需要而制定的。比如口语中转述别人的讲话, 可以用改变口气的方式来表现, 书面语中得用引号来指明。又如口语中对于特别重要的词语常用重读来表示, 书面语就用着重号来指明。标号有时也借来表示口语中的间歇、顿挫, 例如用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用省略号表示声音的断续, 它们多见于文学作品之中。

标点符号的规范和活用 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 有公认的使用标准。使用点号宜注意下列几点:①点号既然表示口语中的停顿, 所以, 口语中无明显停顿的地方不宜用点号。例如“三四人”、“七八个月”不必写成“三、四人”,“七、八个月”。只有像“九、十次”之类, 中间的顿号不能省, 否则会引起误解。当然, 并非所有的语言顿挫都须用点号表示。有人说话, 三字一停, 五字一顿, 这种休止不是为了表情达意, 便不能滥用点号了。②分句之间常用逗号, 有时兼用分号。逗号和分号连用, 主要目的在分清层次。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逗号用在分句之内, 分号用在分句之间。例如:“有的人, 考虑之后才行动;有的人, 行动之后才考虑。” 句中的逗号如果不用, 分号直改为逗号。另一种情况是逗号和分号都用在分句和分句之间。例如:“没有理想, 将迷失方向;没有毅力, 将畏缩不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xkx8

展开全部

标点,

标点符号

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

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修辞,

即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

"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

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

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利用多种语言手段

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仿写,

指仿照例句写句子,

要求修改后的句意与原句意相符,

且词性对仗工整。忌话题脱离,结构不一。

孔雀——漂亮者,并非都人前人后一个样。

春蚕——辛勤者,并非都有所企图。

蚯蚓——开拓者,并非都惊天动地。

对联

对联

传统文化之一,

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上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横批:(2015+D)

诗画知道

复习

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 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考试复习 一般是指 期末考试 中考复习 高考复习 研究生考试复习

训练

教练、操练兵士,教育学名词,与教学意义相近。训练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

标点,修辞,仿写,对联复习与训练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3318.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