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赵鉴钺《精品兰亭手卷》《隶书对联两幅》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8 17:40:29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书法 一些 书写 一个 欣赏

作者简介:赵鉴钺,笔名霞生,1954年生,大专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河南书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开封书协副主席等。书法作品在四、五、六届全国书法展获“全国奖”,入选第七届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三、五、六、七届中青展,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第一、二届楹联书法大展获金奖,首届行草书法展,第一、二届正书大展。曾先后获“中意杯”龙年国际书法篆刻大奖赛金奖,“牡丹杯”国际书画篆刻大奖赛一等奖,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第二届)中国书法竞赛一等奖,第二届、三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洛矿杯”中国书画大赛金奖,第二届河南书法龙门奖银奖等。《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之友》等专业报刊专题介绍,论文多次发表专业报刊并入选“全国第四届书学理论研讨会”。先后在开封、杭州、烟台、潍坊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他崇尚《张迁》、《礼器碑》、《石门颂》、《嵩高灵庙》诸汉碑,数十年浸淫笔耕不辍,上下求索,未曾间断,吸髓取骨,书艺日进,他终于形成了古朴淳厚、稳重典雅的书风,受到了书界同行的青睐。观其新作,结体似乎取自《礼器碑》和《石门颂》,多取横势,有意拉开左右结构,显得疏朗透彻,有开张而不松散,得虚而不空之妙。有《张迁》的拙,《礼器》的舒,《嵩高灵庙》的朴,用笔放逸直率,爽健中透着内秀,线条倔强中含着机灵。草情隶意,形态相倚,寓巧于拙,深具汉碑之精髓。在平和之中求奇崛,在方整之中寓恣肆,在自然之中见俏丽,带有一种“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中和性格。赵先生书作,取法高古,功底深厚,具书卷之气;笔画简静,神致雍容,有中和之美。看似寻常,实则难得。赵鉴钺可称为是一位学者型书家。

赵鉴钺 《精品隶书对联/崖壁鱼舫》 尺寸:23cmX136cmX2 售价:1800元

[ 本帖最后由 三惜草堂 于 2009-9-15 07:09 编辑 ]

赵鉴钺(崖壁鱼舫联大1).jpg (114.02 KB, 下载次数: 87)

赵鉴钺早些年以隶书成名,在印象中,那时的隶书潇洒流畅、美观大方,已有名气。隶书是他较为专注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已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后来的一段时间,赵鉴钺的作品见得少了,甚至也不怎么出现在书坛上了。

书法家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书家总是不断地在书坛上露面,作品陆陆续续地刊载于报端,使人感到他的存在,感到他不断创作的面貌。有的书家则时隐时现,甚至就有一段时间淡出我们的视野,不知行踪,而一段时间过去,他又出现了,连同他的作品,已不是前时面目,这时欣赏者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发现书家的努力。

赵鉴钺就属于后者。

赵鉴钺通常以行书和隶书来表现。

他的行书明显地让人看到学习谢无量,甚至从外表看来,甚为相似。谢无量的书法为当代书家所效仿,是有原因的。人称谢书为“孩儿体”,可见有独到之处。谢书中的朴素、稚气、天真、随意,让人感受到书写的寻常、平易,似乎信手拈来,轻松之至。也正是由于这样,后人效仿谢无量存在着难度,看似容易却艰辛。更多的人是欣赏品味,而真正学者无多。赵鉴钺却是真正以谢体为范,中年的身份,也有了较深刻的独自的感受,思考中书写,书写中思考,既然是个人之所爱,也就尽力为之。不过我们还是会存在一个疑问,谢无量毕竟离我们太近了,依旧古训的舍近求远,是不是有习气,是不是会影响今后的发展,譬如难以摆脱其形态,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现在我们说,赵鉴钺的行书写得很像谢无量,是一种欣喜还是隐忧。欣喜的是逐渐在接近目标,隐忧则是即便逼真于谢无量,又有多少价值。

从行书的气息来品,赵鉴钺的书写是偏向厚重、青涩,在缓慢速度中表现着笔力的扎实,却没有流露出天真的“孩儿体”的趣味,因为还不到时候。一个人还未到超脱、浑化的年龄和感受,他所表现的更多的会含有功力的成分,用功力来写任何体,字写出来了,技巧落实在功夫上,点画展示着技巧,气息便有一些暗暗使力的人工痕迹。相比起来,谢无量温和一些,赵鉴钺则强硬一些。

赵鉴钺重视用笔的扎实质量,实多虚少。缓慢中有顿挫、颤动。由于虚笔少,就少了一些变动不居的笔调,变得笔调结实。大凡学谢无量书法,都表明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即摒弃美观端正,而求拙趣、稚趣。在用笔上是钝的、敛的、收的、藏的,讲究控制、节约,追求笔短意长,而找不出恣肆、狂放,做到恰到好处。当代的行草书创作倾向于线条飞快,驰骛不歇,用激烈的动感来引起欣赏者的注意,点线也显得泛滥。赵鉴钺的行书之动是小的波动、缓慢之动,点画在平静中变化,即便小小萦带,也如微风徐起、窄地铺锦,小心谨慎,是老成的品相。

行书结构常以斜势,尤其是长横这一笔,从左边低处起,常一波三折起落,最后跃上高处,然后又微微下沉,如山如阜,如峰如谷。从长横的书写过程可以看到他的细腻和耐心,而其他笔画的一些细节上同样如此,绝不信手挥洒而流于简单化。

章法看起来平淡一些,虽是慢步行走的意态,赵鉴钺还是在字的长短、宽窄、正倾各方面作了一些调节,使每一个字在不相连的接续中,俯仰揖让,得小变化。

隶书是赵鉴钺多年来为之努力的,认识赵鉴钺也是从他的隶书开始。现在的隶书已和过去大为不同。书风之变,说明了一个书家的发展。唐人皎然认为:“反古曰复,不滞曰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之格,其状如驽骥同厩。”赵鉴钺隶书之变首先是增加了劲峭、坚韧和硬朗。框架的出现总是两边耸峭刻厉,凛然不可近。这显然也在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弃其雍容宽博、婉转包容,显示出了直露、急切,整个字欣赏,急促、局促、收紧,欣赏中得不到宽松。

瘦硬在隶书中一以贯之。“书贵瘦硬方通神。”这当然是一面之谈,但瘦硬毕竟是一种美感,弃其皮肉的包裹、环拱、扩充,而把点画收束得如同屈铁黑金、骨架嶙峋。它包含着书法家运笔的分寸、用墨的省俭,不施用泛滥,也不淡墨氤氲,如同水分过滤干净,暴晒吹风,收紧凝练。由于用笔偏于瘦硬,一篇隶书完成,留白多而字迹疏朗,背景开阔,这也调节了隶书自身的尖硬峭拔的紧张。赵鉴钺充分地运用了撇捺两笔画,左撇翘起,右捺伸展,弥补了造型方扁状的堆积,或者可以说,正是撇捺两笔画在运用中的加强,使瘦硬的点画中有了摇曳的生动。

从赵鉴钺的行书、隶书可以看出,创作中比较一致的地方就是缓慢而沉着,心气平和,一点一画皆运送到位、运送到稳定,没有笔画的张扬挥霍,点画的延伸都比较制约,是理性之笔,在慢写中体验、玩味。当今,书写速度越发迅捷,快写慢写各自有其门道,却都要适己。清人王士贞认为:“人各有能有不能,要各随其性之所近,不可强同。”赵鉴钺意在表现拙朴,运用慢写,味渗其中。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察觉到,慢写,写到位,在赵鉴钺的行书、隶书中,自然而然的程度还是很欠缺的,那些扭动、拗峭、硬折的痕迹充满纸面,使人欣赏起来不舒服、不痛快,心中有鲠。譬如行书中的转折,在转折时就多了一个动作,使转折多了一个过渡,变得有意强调、突出,本意是让转折有特色,却不料这个动作对于转折不利、不自在,何妨寻常一些?再如隶书中的不自然者,如“撇”画,左拐的本意是使其飞动,却突兀、尖刻,成为惯用的僵硬形态,甚至就模式化了。同时在“捺”画上,也过于雷同,有楷书用笔,隶书味寡淡。完全可以写得轻松一些,绷得紧了,线条硬了,伸缩的弹性少了,格局也让人觉得狭隘。

不变,走老路,心有不甘。求变,不可预期,但艺术的探魅本质还是求变,每个书法家都意在求变中递进、新生。

赵鉴钺也属于积极的探索书家。(朱以撒)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286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