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4副对联,千年后读来妙趣横生,让人会心一笑。
第1副:瓶倒壶撒尿;舵转舟放屁。
这个对联诙谐幽默,背后还有一段典故。
明代大臣胡宗宪在浙江当官的时候,把徐文长等文人学士都招收在幕僚当中。
有一天,胡宗宪和一个姓周的大官一起在船上喝酒。
侍从忽然手一抖,手里的酒壶倒在地上,把酒洒了一地。
那个姓周的大官眼睛眯了起来,笑呵呵地说:“我有一个上联,不知道胡大人能不能对出下联?听好了,瓶倒壶撒尿。”
壶谐音为“胡”,这人表面上说壶里面的酒撒了,实际上却是在嘲讽胡宗宪乱撒尿。
胡宗宪听了十分生气,却一下子没有下联。他肚里面十分生气,却没法发作出来。
毕竟人家出了上联,自己对不出下联,无奈啊。
胡宗宪的手下也是察言观色,十分机灵,他们赶紧把这个上联传入幕僚中那些文人才子的眼前。
不一会,才子们就有了下联,又让手下偷偷地传递给胡宗宪。
胡宗宪看到下联后,心中有底,于是也不慌不忙,先让那个人偷笑一会。等到船开了的时候,胡宗宪故意让划船人用舵敲出了声音。
听到这场景,胡宗宪哈哈大笑:“没想到舟也会放屁。哈哈哈,我有下联了,舵转舟放屁。”
舟谐音为周,显然这个下联是针锋相对,说这个周姓大官在放屁。
那个大官听到了这个下联后,也是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正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他想要羞辱胡宗宪,没想到反而让自己难堪,也真是想哭啊。
有了这段故事,这个对联就算千年后读来也是妙趣横生啊。
第2副: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炎寒异态,夏则饮水,冬则饮汤。
这个对联也有一段典故。明代状元诸大绶年轻时候在私塾学习,他的老师给他出了一个上联:“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这个上联出自《孟子·离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楚辞》渔父篇也用了这个典故。据说屈原曾经遇到一个渔父,渔父劝屈原隐居,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诸大绶当时虽然年轻,但是也是才华敏捷。他瞬间联想到了《孟子·告子》里面的一段话:“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所以诸大绶用孟子对孟子,对仗工整,堪称绝对,足以让千年后的人们会心一笑。
那个老师当然也是刮目相看,认为诸大绶必有出息。果然诸大绶高中状元,成为了一时名人。
第3副:合肥知县因何瘦;芜湖典史怎多须?
据说古代有个合肥知县长得很瘦,所以就有了起了这么一个上联。毕竟合肥知县,照理说应该是肥的而不是瘦的啊。
然后就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
原来有个芜湖典史的官员长了很多胡须,“芜湖”也就是“无胡”,可以说下联也构成了一种反差,让人觉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第4副:六礼未成,顷刻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这个对联是挂在戏台上的对联。戏台上短短几个小时,就足以演绎戏中人物一生。
古代的戏曲很多都围绕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来讲故事,让人感受着戏中的悲欢离合。
这个对联可以说写得非常幽默诙谐了,上联说戏中人物很快就结婚了,下联说戏中人物很容易就中状元了。
虽然说戏曲的表演夸张了些,但是人生如戏,有时候人生比戏中更加夸张更加滑稽。
仔细品味这个对联,真是让千年后的我们会心一笑,又很有感触。
朋友们,你们自己有创作过对联吗?欢迎留言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