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成都一茶馆门可罗雀,秀才送老板一副对联,很快就生意兴隆|茶馆|对联|张有贵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8 11:38:35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茶馆 对联 成都 没有

说起成都,很多人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地方美食特别多,小佛住的周边,更是各类美食数不胜数。当然,成都不仅仅美食多,茶馆也多。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茶馆正是起源于四川,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自然将是将茶馆文化发扬光大。

清末时,成都已有茶馆数百家,几乎每条街道上都有一两家茶馆,茶客更是多达数万甚至十万人之多,到目前为止,成都的茶馆更是多,茶客自然也是如此,犹记得不久之前带外地朋友去一院子喝茶,竟找不到一个空座,生意不是一般的好,这仿佛也在告诉大家,只要有实力盘下一个地方开茶馆,不愁没有生意,没有钱赚。民国初年,成都附近有一个场镇,街头上有一家茶馆的铺子,铺面虽然不大,但是老板挺有想法,深知老百姓休闲不能没有茶,饮食不能没有酒,于是将自己家这铺面分作两边,一边做茶馆,一边做酒铺,只是当时场镇上已经有了数家茶馆酒铺,这家店新开张,上门顾客屈指可数,遇到不是赶集的日子,简直就是门可罗雀。据说这老板叫做张富才,说实话,这名字取得真不错——“富才”,实际上这人根本没有上过私塾读过书,遇事古板不说还一根筋不听劝,人称“张古板”。

街坊邻里见他生意冷清,便给他出主意,有人建议他将墙壁刷白,在墙壁上挂一些诗词对联,来提高一下店铺的格局,吸引读书人的眼光,而他偏偏嗤之以鼻,觉得麻烦多事,坚决不听。生意越来越差,张古板每日在铺子上待着心里发慌,干脆把铺子交给儿子张有贵打理。张古板没有读过书,张有贵也是如此,不过他曾在私塾帮过工,认识一两个落魄秀才,于是请秀才高必文帮忙。高必文知道张有贵家中铺子一半酒一半茶,加之他生活艰辛,对人世间的辛苦也是极有体会,于是大笔写下一副对联,让张有贵贴在店铺门口,这副对联如下: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来。这副对联通俗易懂,以戏谑的口吻描绘出一幅世人为名为利奔忙之情景。有人路过张古板门口,仔细读了之后,咂舌不已,对此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仅读书人前来观看,就连商贾、百姓也纷纷前来观看,一时之间,张家茶铺门口人声鼎沸,人们纷纷点头,觉得自己应该停下来,喝一碗茶,饮二两酒,来一个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这么一来,张家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这一副对联也让张古板开了眼界,人也不再古板起来,将墙壁刷白,请一些懂诗文、字画的茶客在题字作画,装裱之后挂在壁上,同时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将孙辈送去学堂,增加见识,开拓眼界,让他们不再像自己和儿子一样吃了不识字的亏。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257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