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成都武侯祠是谁的墓 成都武侯祠游玩攻略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8 9:09:00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成都 诸葛亮 三国 这里 景点

1、成都武侯祠哪值得去?

2、成都武侯祠是谁的墓 成都武侯祠游玩攻略

3、成都武侯祠景点介绍

4、武侯祠的来历

5、武侯祠景点介绍

成都武侯祠附近景点成都是一座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城市,这里拥有着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不管是喜欢自然景点的游客,还是喜欢人文景观的游客,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成都武侯祠附近的景点很多,而武侯祠本身也是一个很值得游玩的景点。成都武侯祠的建造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它的建造时间非常悠久,面积很广阔,虽然现在武侯祠有些建筑已经很老了,但是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武侯祠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游玩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而且武侯祠还是国家的4A级旅游景点,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好玩的地方来到成都武侯祠,想要去好玩的地方可以到宽窄巷子,这是当地很有名的历史文化区,这里在清朝时期是八旗的居住地,虽然现在不是了,但是这里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多餐饮、休闲和文化商铺在这里营业,成为一个能够展示成都当地文化的地方。在宽窄巷子里,有酒吧也有茶馆,还有很多饮食店,所以在这里不仅能够玩乐,还能吃到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所以不得不是宽窄巷子是很好玩的地方。宽窄巷子是由三条巷子组成的,分别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面积还是挺大的。

哪里值得去浣花溪公园是当地很值得一去的景区之一!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不仅附近有马路,而且在公园附近还有很多景点是值得去的,比如杜甫草堂和博物馆,这些景点在当地都是很有名气的。浣花溪公园属于森林公园,里面的绿化覆盖率很高,环境清幽,是一座有古典园林设计,也有现代建筑风格的公园,公园里山水交融,花草树木都很茂盛。来到浣花溪公园,既可以欣赏山水和花草,又能到处走走散心,是平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更多关于成都武侯祠哪里值得去?,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先生的一座祠堂,全国一共有9处武侯祠,其中成都的武侯祠被称为“三国圣地”,这里也非常适合体验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如果你到成都,武侯祠一定要去一去。那么成都武侯祠是谁的墓吗?武侯祠有什么好玩的攻略呢?

成都武侯祠是谁的墓

武侯祠其实是纪念卧龙诸葛亮的祠堂,武侯就是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的墓不在这里。不过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的西侧是刘备墓,又称“惠陵”,这里是由诸葛亮亲手挑选的宝地。另外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

武侯祠建于唐,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入门处,六通石碑迎面而立,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成都武侯祠游玩攻略

整个武侯祠共分为三部分,即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其中锦里民俗区不需要门票,其他区域需要从武侯祠正门买票进入。

特色推荐:

三义庙,1998年迁过来的。这里有刘备、关羽、张飞的人像,三兄弟的情意不用多说。后花园还有的桃园三结义,更是千古佳话。走到这里可别出去了,还有刘备墓和红廊、盆景没有看呢。

惠陵,也就是刘备墓,诸葛亮亲手挑选并将刘备葬于此地。《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这里非常适合拍照片!

三国陈列馆+盆景馆,盆景园里的植物都是绿色的,和苏州的盆景园不分伯仲。

里面还有古街,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注意:景区有免费语音讲解,到了后扫描二维码,或者提前关注“成都武侯祠”微信公众号,惠陵和其他皇陵有些不一样,这个可以到时候自己去看看,也有说法说这个惠陵可能也不是真的刘备墓。武侯祠不大,大概2-3个小时就可以逛完,拍照多的话时间就稍久一些。

从成都火车站到武侯祠怎么走

公交线路:57路,全程约7.6公里

1、从火车北站步行约330米,到达火车北站公交站

2、乘坐57路,经过13站, 到达武侯祠站

成都武侯祠乘车攻略 公共交通

市内可以乘坐1路、57路、82路、334路、335路公交到达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乘坐地铁三号线至高升桥站D出口,步行十分钟可到达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景区直通车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东汽车客运站(成都市旅游一级集散中心)、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金沙遗址、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春熙路、太古里、都江堰、三星堆遗址均有前往武侯祠的景区直通车

成都武侯祠景点介绍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成都武侯祠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都武侯祠景点介绍

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步入二门,一座气势雄伟、宽敞的`刘备殿呈现眼前。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为什么儿子刘禅在这里没有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出诸葛亮殿往西可到刘备墓,史称“惠陵”。

出“惠陵”是“武侯祠文物陈列室”,由郭沫若书题。陈列有出土的蜀汉文物复制品和三国历史图片。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以宋代爱国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

;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1、来历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2、地位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汉昭烈庙

汉昭烈庙是硬山式屋顶,以中柱分心隔成内外两间。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明代石狮,位于大门中轴线外有照壁一座,照壁两侧有榕树相映。

文臣武将廊

刘备殿前东西廊内,有蜀汉文臣武将的塑像28尊。

南郊公园

2003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园合并为武侯祠园林区。南郊公园原系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墓园。

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区惟一一座北方陵园建筑群。在武侯祠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打造成三国文化的传播体验中心。

锦里古街

现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

祠堂正门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之后是刘备殿,又名昭烈庙。入武侯祠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246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