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禅茶一味对联大全集(茶禅一味上一句)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7 7:58:12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掌柜 书画 先生 茶馆 这些 绿茶

石家庄的怀特闹市,有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和怡真”茶社。就在这个小小的茶馆里,留下多少文人墨客、丹青妙手的足迹与墨迹,记录过他们的佳话,演绎过他们的故事。笔者跻身其中是为了听禅、观书、拾趣,自得其乐。

茶馆的老掌柜赵国珍先生,行伍出身,但却一副儒相,精于商道是天分,谙于茶道是本行,挥毫泼墨就是他的修养了。也许是一传十,十传百的缘故,省会书画界的朋友们便来此聚会,久而久之,茶馆变成了艺术沙龙。最早来此品茶会客的是省原美协主席王怀骐先生,王先生早已作古,但茶室依然保存着他留下的墨宝和馈赠的美术作品。赵掌柜经常回忆起王先生在品茶时向朋友们讲述中国美术传统的沿革、宫廷画派对历代画风的影响以及当代美学观在中国艺术界的表现。省书协原主席旭宇先生也来此聚会啜茗,其间总会谈及真、草、隶、篆的变化发展,历代流派的传承与借鉴,近当代中国书法大观,书法如何走向草根向大众普及,句句皆为肺腑之言。省书协主席刘金凯也来为书画界朋友助兴,许多书法界的新秀就是在茶馆结识了刘金凯先生,与他当面切磋书艺。北方书画院前院长花聚会先生曾在这里展示他的狂草作品,讲述他的书法成长经历。中国煤炭书协副主席梁庚宸是书画界诲人不倦的长者,他的书作自然成为茶社里书法后生们师法摹仿的榜样。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魏兵然是茶馆的常客,有请必到,而且向茶馆捐赠了自己悉心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太行金秋》。他将近年精心临摹的毗卢寺壁画制成戊戌年台历,向聚会的朋友们慷慨赠送。他也常带一二弟子同来,聆听书画界前辈的高论与教诲。一间茶馆,竟会少长咸集、其乐融融。

这间茶馆留下省内书画界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士的身影。犹是隆冬,雪花冰粒敲打在茶室的玻璃上,而茶馆内却暖意融融,此时却正是友人品茗得趣的最好氛围,许多奇思妙想、精言名句脱口而出又挥笔即来。每逢这些丹青妙手排好座次,赵掌柜便躬身站在客人身后,轻声细语地询问:“都喝什么茶?”有人回答“绿茶”,有人回答“普洱”,众口并不调。赵掌柜常常手执一壶,绘声绘色地讲解茶道。他先从茶壶讲起,说手中这把宜兴蟹黄泥制的茶店老壶是一位紫砂大师老先生的作品,此外茶店还有用宜兴“民国绿”紫砂泥制作的“瓜绵壶”,等等。凡名壶都有制壶大师的姓名,或有大师的书法、绘画、篆刻,一把小小的茶壶也包含着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单讲茶壶就可以写一部专著哩。一壶侍一茶。绿茶宜用玻璃壶,红茶宜用紫砂壶。当然并不绝对,要看个人爱好。

讲过茶壶又说茶。赵掌柜指着靠墙的架柜一一指点。这边厢是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一一标明排列;那边厢是白茶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老寿眉。这边厢黄茶类,霍山黄芽、君山黄针、蒙山黄芽;那边厢是青茶类,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茶分六大类,非专门研究者不必细究,略知一二则可。夏季时节,天气燥热,宜喝绿茶、白茶,冬春时节天气寒冷,宜喝红茶、黑茶类。这不绝对,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宜的茶类,当今世界公认茶叶是首选的保健饮品。会喝茶的人会将杯中残茶送到口中慢慢咀嚼,咽入腹中,既清净了口腔,又能强身健体。

说着说着赵掌柜便抓起一小把茶珠或捏着一撮嫩绿微黄、油润细腻的绿茶投进玻璃壶中,注入适温的开水,茶叶舒展开来,叶片如无数精灵醒来在壶中浮动,游转。于是便有浓郁的清香气在茶案上方弥漫,客人们顿时感到了从南国茶园徐徐飘来的春意。赵掌柜说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这些绿茶新芽下树,需要立即下锅杀青,然后便是茶师反复揉捻、炒制、发酵,哪道工序都不能偷懒。“明前茶”能给人们春意盎然的想象,一斤这样的绿茶要有七万片嫩叶炒制而成,听后茶客会生出怎样的感慨?

赵掌柜每次都不忘叮嘱客人要适当多饮红茶和黑茶,这些茶类养肝补肾、健脾开胃,是中老年之友。讲到此,这些书画界的中老年朋友就开始喊:“上普洱!”于是赵掌柜转身取来小坨陈年普洱熟茶冲水,须臾便能见到琥珀色茶汤,然后熟练地注入客人面前的小杯中,于是又是一番赵掌柜的茶经。他告诉众人,这是从遥远云南懿寨茶庄树上采制的。以古茶树的叶片为原料,用传统工艺蒸压,储存时间愈久,茶汤愈是红亮,口感愈是悠长。这种老茶树长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上,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雨露滋润,才生长出这叶脉肥厚、油亮舒展的叶片,才能有茶案上十泡犹香的茶汤。

本来是饮茶并非饮酒,听着、喝着,这些书画界的朋友们就陶醉了。于是开始有人离席走向书案,那里早有赵掌柜备好的文房四宝,上好的宣纸、一得阁墨汁、檀香的镇尺,皆在案头。省书协副主席杜锡瑞先生挥毫写下四个大字草书:“禅茶一味”,浑如行云流水,博得众人一阵掌声。大家各逞其能、各施其技,有行草、有篆书,或唐诗宋词,或名人名言,或哲理警句,或兴衰际遇人生感悟,风格纷呈。各路的丹青妙手或画静物写生,或勾勒村烟水岸、板桥古寺、茶楼酒肆、豆棚瓜架,也有随意几笔画成梅兰竹菊、荷花牡丹,不亚于一次笔会。旁边的赵掌柜总是小心翼翼地叠好、收起。这些书画界朋友随意之作去了哪里?有心人赵掌柜将这些作品装饰在茶叶饼上,随着茶叶走向寻常百姓家,成为许多家庭的藏品,不啻百姓生活和书画界一桩佳话也!

每当此时,这些丹青高手们总要喊我这书画行当门外汉说点什么、写点什么。我总是不胜惶恐,就杜先生的“禅茶一味”笔者拙书一张“馆阁体”:

“戒浮取实、戒躁取静、戒昏取醒、茶胜药也。”站在书案旁的一位书画后生称道此语是激励,更是鞭策。

(王长宗/文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4月3日第20版)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2142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