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书院楹联】湖南省(七)
松风书院
在桃江县三堂街镇龙牙坪,距县城三十一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 水,山青水秀,风景幽邃。宋代学士李贤创建,有讲堂、松风亭。明代续修。旁有千年古刹龙牙寺。
万山风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识破一盘棋局;
千里云山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明·郭都贤
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
——明·郭都贤
渌江书院
在醴陵市城西西山半山腰,三面环山,面向渌江,风景秀美。登院中楼台,可鸟瞰整个瓷都胜概。院旁有红拂墓、靖兴寺、洗心泉及千年古樟等名胜古迹。清 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管乐创建,原址在今醴陵一中。道光九年(1829),知县陈心炳以地近市区不利学习,将其迁建西山。有头门、讲堂、内厅及主敬、正谊、明道、存诚、道德、居业、日新、又新八斋及宋名臣祠 等。张九钺、黄旭、罗汝怀、罗正钧、萧大猷、左宗棠、王继之、易卓、萧玉铨等曾为书院山长。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改为中学 堂。民国以后,这里先后办有甲种实业学校、渌江中学、乡村师范学校等。年改为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书院主体建筑尚存,并于1982年整修一新。
恩在北阙;
道接东莱。
道崇东鲁;
秀毓西山。
——清·萧大猷
醴酒宴嘉宾,琴韵书声,遥知渌水源头远;
陵云弘壮志,地灵人杰,独得西山爽气多。
——今·潘力生
荆楚育英才,看剑石除蛟,东台集凤;
江山留胜迹,是梯云绕阁,红拂含情。
——今·潘力生
假馆已频年,愧学浅才疏,只窃取专严勤三字;
及门凡几辈,羡堂升室入,好同参性道教一原。
——清·黄旭
望重龙岩,渌水波留君子泽;
头依鹤表,青云山满读书声。
——清·佚名
揆文教,振文风,山长勤能,还凭邑宰;
端士习,伸士气,地方责任,半属师儒。
——清·黄旭
沅澧共澄鲜,独此间渌水钟灵,到处原泉香出醴;
衡庐依咫尺,愿吾?丹梯接武,及时溪谷蔚为陵。
——清·易卓
书院靖兴寺联
英雄暂住亦留名,千百年此地布金,共仰神灯佛火;
豪杰挺生须立志,二三子他山攻玉,好听暮鼓晨钟。
——清·王继之
讲学追前哲,求放心,致良知,义利必严,愿同堂省察克治,率兹往训;
培才冀大成,先器识,后文艺,明新有本,统异日功名事业,裕此匡居。
——清·萧玉铨
东山书院
在茶陵县东山。元邑人陈仁子创建,刻有科技名著《梦溪笔谈》等多部图书,是当时有名的以出版为主要任务的书院。
万世纲常第;
六经道义门。
——元·陈仁子
金陵书院
在永兴县城西南六十里太平乡覆船山,今为永兴县三中校址。清乾隆初年,乡绅 李如璧、刘琦、李荣柱、邓植等公建,有大门、讲堂、斋舍、大成殿、文昌阁 等,并依其地山水形势辟有龙角挂榜、狮岭呈祥、色马空群、鸡仙惊读、高峰插笔、曲水回文、砚田种玉、楼头步月八景。不仅环境美好,其教学也重质量,招收学生有较严的要求。相传刘亦拒为山长时,有一南方游学者来此求学,刘出联相试后,留其讲学半月,其出联、对联云:
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先生居江南,是第一,还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材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不居前,也不落后。
珠泉书院
在嘉禾县城,清道光二年(1822)知县鄢翔创建。其地有泉水突冒如珍珠,人称珠泉,俗呼米筛井,书院因以为名,意在重其名胜。建有大门、前厅、讲堂、珠泉亭、后厅等。黄云汉等曾任山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时先后改为师范、小 学、中学等,今为嘉禾县第一中学校址。
珠自辉,玉自媚,怀抱有真,一出便为希世宝;
泉名廉,水名让,鉴观不远,他年应记在山青。
——清·黄云汉
劝学莫先乎我;
当仁不让于师。
——清·黄云汉
珠泉亭联
逢人便说斯泉好;
愧我无如此水清。
——清·达麟兴
鉴湖书院
在桂阳县城西余田春陵江畔。清咸丰年间,邑人倡建,落成于同治十一年(1872)。有大门、讲堂、大成殿、校正厅、八角亭等,计60余间.宣统元年(1909),改,为鉴湖高等小学堂,民国时办小学、中学1951年改为桂阳三中, 今为鉴湖初级中学。
大成殿联
古人与居,今人与稽,亦为明鉴;
澄云不清,浠云不浊,有如此湖。
来源:《中国书院楹联》邓洪波编著
编辑:陈欣婷
校对:教育中心
终审:新闻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