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青年论衡】张小华:清代楹联作者时空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5 5:33:43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作者 分布 地域 人数 文学

原标题:【青年论衡】张小华:清代楹联作者时空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

清代楹联作者时空分布

及其文学史意义

张小华

摘要:清代楹联经历了从清初的体式齐备到清中晚期全面鼎盛的逐渐发展过程。清初至清中叶发展态势较明代繁荣,但是从作者分布的社会层次,地域范围,作品留存下来的数量看,整个态势不能称之为蓬勃发展,道咸至同光时期才是清代楹联的全盛期。清代楹联作者时空分布可以说明清代楹联的演变历程,发展状况,以及历程状况后面的深层原因。清代楹联作者的地域分布范围类似于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的最大范围,在人数上,各地域的楹联作者数与其文学家数成正比例关系。清代楹联盛在江南,是江南文风、学风、书法鼎盛、园林艺术发达的产物。

关键词:清代;楹联;时空;文学史;统计;意义

清代是文学的集大成时期,各种文体兴盛,楹联也不例外。有学者在对楹联相对深入的了解后得出结论,在清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是楹联。如南怀瑾就认为,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的程序是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 [1] 当今学者也有过类似观点。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清代楹联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没有将它作为韵文之一种来进行深入考察。文学研究领域忽略了对它进行文学性的考察,民俗界忽略了对它进行文化内涵的学术考察。 笔者曾以清代史料笔记、诗话、词话、清人别集为文本基础进行考查,清代有作品传世的楹联作家3000多人,从这3000人留存下来的作品中,剔选出单行楹联集子约300种,汇制成表格“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本文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作者的地域分布和时代分布,以期揭示清代楹联发展的一些概貌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在行文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上的困难,本文暂时只能以今日之省份来统计时代作者之占籍。

作者的地域分布

“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 所列今传有楹联集子的作者一共307人,根据现有各种志传等资料排查,在这307人中,占籍明确可考者为268人。现依据当今行政区划将这些作者在每个省分布的人数列表,以多到少顺序排列,情况如下:

表一: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

注:为统计方便,黑龙江、吉林、辽宁、满州统称为“东北”。下同。

广州大学曾大兴先生长期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他通过大量翔实的材料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分布,在分析大量数据后,他认为,中国文学家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他曾根据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对所载清代文学家按照地域分布列表,情况如下:

表二: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2]

比较“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和“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两张表,可以揭示一些有意义的特点。

第一,作者分布广泛。表一“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显示,清代楹联作者的地域分布极为广泛,共涉及23个省份,包括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广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上海市、四川省、安徽省、河北省、陕西省、甘肃省、湖南省、湖北省、山西省、云南省、山东、河南省、贵州省。表二“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显示,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涉及22个省份,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山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四川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北省、陕西省、云南省、甘肃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省、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通过比较楹联作者所占的省份与文学家所占的省份,我们可以看出,以现有省份计,在清代,楹联作者所占的省份比文学家所占的省份多了内蒙古和吉林省,但少了山东省。涉及省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都可以说明,清代楹联作者的地域分布范围与文学家的地域分布范围非常接近。

第二,两类作者的人数成正比例。表一“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中所统计出来清代楹联作者在各个省分布的人数与表二“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中所统计出来的清代文学家在各个省分布的人数呈正比例关系。表二“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中人数为前二名的江苏省与浙江省,分别为481人和411人,这两个省的楹联作者人数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三,分别为63人和38人。如果将两个统计表中人数平均分为上、中、下三组,在人数占优势的第一组中,文学家一类的包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上海市、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楹联作者一类的包括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西省,这两类作者所占的省份包括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广东省,作者分布的省份重合率为62.5%。如此高的省份重合率后面肯定有一个必然的因素。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在清代,楹联的创作是一批文学家在创作,楹联作品是文学作品。

有一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山东为什么没看到楹联集子。在“清代文学家地域分布表”文学家人数排名中山东排名第五,这个数位很前。并且根据现有文献,目前在楹联史上最先单独给楹联结集的李开先即山东人,他号中麓山人,集子名称为《中麓山人拙对》、《中麓山人续对》,这两个集子是楹联史上个人结集最早的。清代楹联集子缺失山东省的个中原因,需要从文献搜集整理或其它方面去探析。

第三,区域集中性。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个省份在文学家人数上为前三,其中山东与安徽并列第三,这四个省文学家人数占全部的72%。文学家地域分布体现了区域集中性。根据对“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表的分析,同样也会发现,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亦体现了鲜明的区域集中性。“清代楹联作者地域分布”显示位列前四的省份为江苏、湖南、安徽、浙江,这四个省总人数占全部楹联作者人数总百分比的59.9%,其中第一名江苏第二名湖南两个省占总百分比的39.2%。假如按地域的南北、东西来划分,楹联作者人数排名在前的省份全部为南方省,即江苏、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这六个省总人数占全部楹联作者人数总百分比的68%。这些数据有力地显示,在清代,南方作者是楹联创作的主体,这主体又特别表现为长江流域的作者。这个结论又进一步佐证了前面的结论:清代楹联作者的地域分布与文学家地域分布的正比例关系。

“在清代,南方作者是楹联创作的主体,这主体又特别表现为长江流域的作者”这句话可以概括为:清代楹联盛在江南。在楹联发展史上,清代中晚期为楹联的鼎盛时期,此风持续发展至民国。而清代的楹联又盛在江南,何以故?下面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第一,与江南文风、学风有关。中国历史发展显示,自宋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出现了以临安、应天为中心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传统中国非常重视诗书传家的理念,经济文化的发达必然使得这一地区重视教育,教育的昌盛使得这一地域的文化水平较高。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之后,精神生活的追求随即上升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点。于是文人们各种形式的结社雅集活动频频,遂出现江南“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之说。江南人才鼎盛的现象我们也可从江南进士中额数据中找到佐证。如李润强《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就得出结论:江苏、浙江两省进士合计占全国总数的21.3%,超过五分之一。如此多的中第进士背后必然有发达的教育作支撑。笔者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对可考的清代楹联作者的科第作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籍、浙江籍楹联作者中拥有进士身分的比例分别为22.2%、31.6%。从这一数据类推出另一结论:江南楹联作者人数高于其他地区是其进士数量高于其他地区的另一种体现。

第二,与清代江南书法鼎盛密切相关。楹联与书法关系密切,就楹联而言,联语文本是内容,书法是形式。就书法而言,楹联是形式。书法家将楹联书之于楹柱,促进了楹联的传播、保存。书法作者亦常借助于实用性观赏性强的楹联作为载体内容。清代书法与楹联结合的例子在很多文献中可见,如:

"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王文成少时,题于忠肃祠一联云:“赤手挽银河,君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书法遒劲,杭人传为文成真笔。 [3]

[清]易宗夔《新世说》:嘉道以降,何子贞为海内第一书家……先后为人书楹帖以数千计。 [4]

"

笔者参考汪小洋《历代书家地域分布思考》,他对清代书法家分布作了统计,情况如下:江苏39人,浙江28人,安徽8人,上海、福建6人,山东、湖南5人,广东、河南3人,其它各省不足2人。数据显示,清代书法家绝大部分分布在江南。书法家排名前三的为江苏、浙江、安徽,占书法家总人数65.2%。而这三个省的楹联作者排名也非常靠前,分别为第一、第三、第四,所占总比例为38.8%。也就是说,书法家人数排名与楹联作者人数排名亦呈正比例关系。

第三,与江南园林艺术的发达关系密切。在中国建筑史上,园林建筑艺术到清代达到了巅峰。我们知道,园林中为了营造古典氛围,显示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设计师们在台阁亭榭上总会给书法家的墨迹留下位置,所书内容或概括景点,或彰显设计师的文化理念,可以说,没有文学与书法,中国的园林艺术就失去了灵魂。时至今日,在江南随处可见的园林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在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古典园林融传统建筑、文学、书法于一炉,这些园林客观上为楹联提供了可以展示的场地。

作者的时代分布

清代楹联经历了从清初的体式齐备到清中晚期全面鼎盛的逐渐发展过程。 清初至清中叶发展态势较明代繁荣,但是从作者分布的社会层次,地域范围,作品留存下来的数量看,整个态势不能称之为蓬勃发展,道咸至同光时期才是清代楹联的全盛期。

在本文所据样本“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 所列今传有集子的清代楹联作者一共307人,根据现有各种志传等资料排查,在这307人中,生年或卒年可考的楹联作者人数为230人,生卒年不可考,但可以大致确定作者生活年代的人数为26人,这两项人数合计为256人。根据学界习惯的年代分期,笔者将这256人按生活、创作年代分为四个代群,具体情况如下:顺康(1644-1735)约9人,乾嘉(1736-1820)约21人,道咸(1821-1861)约62人,同光时期约164人。

从这256人生活、创作年代的四个代群可以发现,清代楹联作者人数从顺治康熙朝开始以倍数增长,后一阶段的人数差不多是前一阶段人数的3倍,同治光绪两朝楹联作者的人数是顺治康熙两朝的18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在清代,同治光绪两朝是清代楹联创作的颠峰期。

这其中原因,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时局的变化。清朝初年,各种矛盾斗争极为尖锐,顺康两朝,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乾隆时期统治者提倡“文治武功”,这一倡导之后是文化学术开始走入正轨。然而道光间爆发的鸦片战争及接之而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又将大清帝国带进了风雨飘摇的时期。由于战争纷起、时局动乱,各种非正常死亡人数激增,挽联的吊挽功能比较适合动乱快速时代的追思之情,挽联由此兴盛。在晚清楹联作品中,挽联几乎占半壁江山。在“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表中,道咸时期楹联作者占籍可考的人数为62人,其中湖南省11人,占总百分比17.7%。本表所据以统计的湖南籍楹联作者都与湘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湘军总帅曾国藩,与曾国藩并称“大清三杰”的左宗棠、彭玉麟,以及郭嵩寿、郭昆焘、刘长佑等。湘军中死去官兵的灵柩会都被送到湖南老家,负责这一事宜的一般为江忠源,曾国藩擅长写对联,因此,只要有阵亡灵柩归湘,曾国藩都会以主帅的身份送上挽联一副,当时有“江忠源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此说也可见道咸时期挽联的应用很广。南京图书馆馆藏《云卧山庄联语》,是郭昆焘个人的楹联集子,该书卷四为杂联,仅37副楹联作品,卷五为挽联,却有88副。如果从纵向的时间比来看,清代挽联发展之路为,肇始道咸,高涨在同治,延续至民国。这一点从各个时期楹联集的作品类别可知,如成书于道光庚子的齐彦槐《小游仙馆联存》共有楹联70副,其中挽联19副,占全书楹联总数的27.1%。清末梁正麟《二知堂联语》一卷共收楹联约80副,其中挽联约为65副,占楹联总数的81.2%。两个比例值相差很大。

第二,清代骈文的繁荣。追求楹联发展的轨迹,人们一般认为,五、七言形式的楹联与唐代摘句关系很大,杂言楹联则来源于魏晋骈体文。程千帆也认为字数不等的长联是从骈文中分化出来的。 [5]白化文先生也有过类似的论述,他认为早期的对联是骈文和律诗影响的产物。骈文在清代一度复兴,创作蔚起,选本非常多,骈文理论探讨较之唐宋元也热烈很多。骈文经历了元、明的衰颓之后清初经过毛奇龄、陈维崧等的努力,乾嘉时期骈文创作达到高峰。嘉道以降,及至清末民初,一些骈文大家们的楹联创作成绩尤为突出,如阮元、彭元瑞、曾燠、洪亮吉、孙星衍等。清代在楹联创作中有影响的人物如曾国藩、张之洞等,他们的骈文成就也不同凡响。

第三,考据学风及学术氛围。这一点在集联上表现得很突出。“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所列的楹联作者一共307人,其中68人有集联作品,约占楹联作者人数总百分比的22.1%。笔者对该表中清代各个时期集联数进行了统计,分别为:顺康、乾嘉、道咸、同光时期作者人数分别约为9、21、62、164人,集联数分别为1、8、11、26副,所占比例分别是11%、38.1%、17.5%、15.9%。此外,时代不明的作者数为51人,集联数约22副,所占比例为43.1%。

集联的发展还与清代考据学的发展有关,据清代各个时期的集联数量可知,考据学发展极致的乾嘉时期也是集联出现的高峰期。清代的考据学起于明中后期,经清初一些大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等的努力,到乾嘉时期鼎盛。考据与训诂密不可分,乾嘉时期的考据又以考订名物制度为主。这些考据必然有解读经书、考据索引等,经书的解读也直接地促进了集联的出现。如支恒荣《京师地名对》、陆桂森《春秋左传类联》、佚名《十三经集句类联》等。考据之学又促进金石之学的盛行,如梁启超就认为,金石之学可以算是清代彪炳一代之学,道咸以后吴大徵、罗振玉等成绩斐然。[6]梁启超认可的吴大徵、罗振玉两位金石大家都有集联作品集,即《吴大瀓大篆楹联》、《集殷虚文字楹帖》。此外,还有一些金石爱好者如经亨颐有《大松堂集爨联》、许宝蘅有《巢云簃集汉碑字联》、田中玉有《集兰亭诗联》、郑开禧有《知守斋集禊序楹帖》、章钰有《集殷墟文字楹帖》、高心夔有《形景庵三汉碑皳》、王同伯有《石鼓集联》、黄右原有《汉碑句集联》、朱为弼有《集篆隶屏联稿》等。清末甲骨文发现之后,在金石之外楹联作品中出现了集甲骨文的联语,如简经纶《甲骨集古诗联》等。

清代楹联集中大量集联的现象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认识:集联是清代学术鼎盛的一个缩影。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学者认为清代乃中国学术集大成时期。文学史上,清诗是继唐宋之后一个重镇,诗学主张多样,流派纷呈,创作丰盛,岭南、虞山、娄东等以地域为中心的诗派成绩突出。清词中,以陈维崧为盟主的阳羡派、以朱彝尊为盟主的浙西派与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派将宋词推向一个高峰,其它,骈文、曲赋成就也斐然。学术成就如梁启超通过研究认为,在清一代学术中,无论是可纪者,卓然成一潮流者,还是带有时代运动者,都是先考证学,后今文学,考评学又孕育了今文学。 [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时局的变化、骈文创作的发展、清代考据的兴盛、清代学术繁荣的氛围共同促进了清代楹联的蓬勃发展。

作者的时代分布

清代文学研究硕果累累,但楹联这一领域非常单薄。实质上,通过楹联透示出的许多文学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如,清代楹联批评的蔚起,梁章钜《楹联丛话》以话的形式保存了大量的楹联作品,林庆铨《楹联述录》和朱应镐《楹联新话》承梁章钜之绪,既保存楹联作品又对这些楹联作品进行考证。赵曾望《江南赵氏楹联丛话》则以评点为主,他一边弱化了联话的文献保存功能,一边在客观上又促进了楹联批评理论体系化。这是文学批评不容忽视的课题。还如,桐城古文的复兴在句式和用词散文化方面影响楹联创作,清代八股文在主题、构思、文气、用笔等方面也影响着楹联的发展,清中期及晚期,何绍基、郑开禧、莫友芝等集字联是书法碑帖之争、考据学的产物,反映楹联的案头化、游戏化,这些都是就文学样式本身应该探讨的问题。清代中期及晚期楹联作者由于相近地域的人由于地缘、业缘关系相互影响而带有一种趋同性,如以范当世为代表的江苏楹联作家、以俞樾为代表的浙江楹联作家、以薛时雨为代表的安徽楹联作家,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等显出的地域创作问题。再者,清代楹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揭示清代社会转型对文学变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人们探讨清代社会转型与文学或文化变革的关系时,多从宏观视角来扫描。实质上,楹联与人们真实生活的距离比诗词文赋更近,人们日常生活大量的思想情感表达体现在楹联上。 由楹联文学这一维度来细致探求清代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历史人生纵横谈[M].华文出版社,1993.

[2]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J]:学术月刊,2003.

[3]阮葵生.茶余客话[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4]易宗夔.新世说[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5]程千帆.程千帆全集:闲堂文薮[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张小华,江西瑞昌人,文学博士,全国“联坛十秀”,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副主任、青年学社副社长,江西省楹联学会会长。

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此表具体情况见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楹联史》附录一。

●【青年论衡】曾宪媚:清代壮族诗人黎建三诗联中的性灵之美

●【青年论衡】李漪凝:从现代联话看对联的文学技巧与语境妙趣

●【青年论衡】王家安:梁章钜的字号

●【青年论衡】周于飞:楹联文化助力广西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探索

●【青年论衡】文侠:“故园无此声”:元明清少数民族士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青年论衡】王家安:楹联里的敦煌风

●【青年论衡】周于飞:课程思政在楹联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吴晓熔

审核:新闻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920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