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4副妙趣横生的数字对联,对仗很工整,文采飞扬,亏他想得出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5 5:02:48 人气:8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下联 诸葛亮 数字 读书

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现代人仔细品味,感悟对联文化的魅力。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品味4副妙趣横生的数字对联,对仗很工整,文采真飞扬,亏他想得出,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不错,一定要关注我,点赞我,谢谢热心的朋友们。

所谓数字对联,顾名思义,就是对联中出现了一二三四五等数字词。数字词的运用,在诗词中已经成为了文人们争奇斗艳的角力场,在对联中同样拥有出色的发挥,让人们津津乐道。

第1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副对联大名鼎鼎,喜欢对联的朋友多半知道,不喜欢对联而喜欢三国的朋友也可能听说过。

对联讲的是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尤其以上联最为精彩,通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数字词,巧妙概括了诸葛孔明的一生,提炼了诸葛一生最重要的事迹,也让读者感受到诸葛亮人格的魅力。

收二川,指的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取得西川和东川)。排八阵,指的是大名鼎鼎的八阵图。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显示诸葛亮的才能,也表明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耿耿。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出自《三国演义》的诸葛亮通过“秘术”向天借寿。一心只为酬三顾,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其实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

下联因为是后人想出来的对句,所以句意稍显重复,没有上联那么精彩。

举个例子,下联的“平西蜀”,已经被上联“收二川”说过了。下联的“定南蛮”,已经被上联的“七擒”说过了。

话说回来,毕竟上联已经用数字词概括诸葛亮一生,下联虽然画蛇添足,却能够做到如此地步,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下联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东南西北中的方位词,展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进一步体现诸葛亮的神通广大,符合老百姓喜欢诸葛亮的心理,所以这个对联在民间流传很广。

第2副对联: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只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天,胜似一年。

这副对联也是民间流传甚广的名联,上联与下联都用了1到10的数字词,只不过下联是倒着来,非常有趣味。

上联表现的是古代船只行走在水面的情状,下联则凸显现代油船出现后,水运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二天,胜似一年”,一句话将整个对联的意境提升了许多,也让读者拥有许多思维的启发。

所以说,这个下联对得非常巧妙,不仅仅是把数字词镶嵌其中,也是把上联的意思给扩展与提升了,可谓是好下联的范本。

第3副对联:驾一叶扁舟,荡二双浆,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开二人小店,摆一张桌,放七八只凳,来三四买主,喝五两酒,吃六盘菜,付钱十元找回九分。

这个对联的上联与上一个对联十分类似,显示出对联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变化与翻新,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对于对联文化的喜爱。

有趣的是,这个下联不再以客船进行对仗,而是巧妙选择了客店吃饭的场景,对得新奇巧妙,具有生活特色。

不过下联的“付钱十元找回九分”怎么看怎么变扭,感觉古代没有“十元钱”的表达,然后倒像是现代人的“为了对联而对联”。

看来,这个下联虽然巧妙,总归还是上联更加强。毕竟,上联堪称数字绝对,想要对得好,不但要求对仗工整,还要求语意通顺,意境和谐,这才是真正难的地方。

话说回来,这样的下联已经蛮不错了,也不能苛求太多吧。

第4副对联: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年一定要中。

对联同样用1到10的数字词做文章,而且上联同样是坐船的经历。

我很有理由怀疑,这些上联都是根据一个模板进行转换,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老百姓发挥聪明才智,把上联进行变化与增添,然后形成了新对联。

所以我们重点来看下联的对仗,从字面上来说,下联也达到了对仗工整的标准。而且下联与上联的内容都类似,都是说读书人读书考试的内容。

上联讲赶考的辛苦,下联讲读书的辛苦,所谓“十年冷板凳”,读书人所求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为了出人头地,读书人饱受辛苦,所以希望科举高中,金榜题名。下联的“今年一定要中”,兆头不错,也祝愿天下读书人都有一个好的前途!

大家对这些对联如何看待呢?大家还知道哪些精彩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9175.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