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流传天下百姓爱。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2副文采飞扬的精品对联,才气飞扬666,对仗工整好牛皮。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把文章收藏下来吧。
第1副对联: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感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这是采石矶太白楼的对联,太白楼以太白为名,自然与大诗人李白离不开关系。
对联的角度也颇为神奇,没有直接夸赞李白的写诗才华,而是选择了李白一生的重要事情,借此体现出李白的不羁灵魂与天才个性。
我们看上联,乃是用李白救下郭子仪的典故。郭子仪帮助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乱,拥有“再造唐家”的功劳。
按理说,李白有保全、举荐之功,应该也青云直上,但是李白却没有丝毫沾光。(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白参与永王之事,不死就算是大恩了。)
采石青山,指传说中李白在采石矶醉酒捞月而亡。
只落得三个字,含恨无限,看上去上联的基调是为李白委屈,但我们看对联的落脚点在于“神仙笑傲”三字,就知道对联真正的意思,不是为李白叫屈,而是为李白庆幸。
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李白又如何遨游天下名山,如何留下神仙般的潇洒姿态呢?
同样的,下联也是用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评判来重新审视李白从翰林院放归的憾事。
据说李白醉酒,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怀恨在心,进而鼓动杨贵妃,说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乃是故意讽刺杨贵妃的。
两人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坏话,让李白被迫离开了翰林院。
但是在对联作者看来,李白的离开朝廷,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正因为没有了名缰利锁的束缚,才能有李白诗酒逍遥的恣意人生。
李白之所以为李白,自然是因为李白的才气与性情远超常人。但李白的人生遭遇,也进一步造就了李白的仙骨。
对联别具慧眼,指出李白之潇洒,正是因为远离了官场富贵。
正如李白自己所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倘若李白真如王维等人长久混在官场,自然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就不会有惊艳万古的诗仙李白了。
第2副对联: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是仙霞岭关庙的对联。所谓关庙,就是祭奠关帝关羽的庙宇祠堂。
对联作者乃是清代大才子周亮工,担任过户部右侍郎等职务,于诗文、金石、书画无所不通,为时人所敬重。
很多对联初学者会觉得这副对联对仗有问题,“拜斯人便思学斯人”和“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好像对仗怎么也对不上,这还能叫对联吗?
我只能说,这些朋友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道说,大才子周亮工还没有现代人懂对联?这当然不符合逻辑。
事实上,这副对联采用的是自对规则,而且是结构自对的方式。
具体来说,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这一句,“拜斯人”与“学斯人”对仗。同样的,“入此山”与“出此山”对仗。
这样结构自对之后,就不用管上联与下联相应部分的对仗了。
所以,对联爱好者一定要记得,对联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不能完全混同。对联的来源既有来自律诗的部分,也有来自经史古文的部分。
知道这副对联对仗工整之后,我们再来看对联的内容。不得不佩服一下作者周亮工的才华,他别出心裁,在多如牛毛的关庙对联中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水平,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
一般的关庙对联都在歌颂关羽如何如何伟大,歌颂关羽如何让世人膜拜称赞。
可是这个对联,立脚点却在参拜关羽的游客或者香客之上。
上联说,大家拜关羽,一定要发自内心去拜,磕完头之后要真正学习关羽的忠肝义胆,以关羽的功绩为目标,努力做一个有利社会的人,而不是糊涂磕了头就算了。
不得不说,这种观点可谓真知灼见。不要说古代人,就算是现代人,所谓烧香拜佛,往往是拜了佛就算了,好像上了香磕了头,菩萨帝君就会保佑了。
其实,磕了头之后要真正努力去做人做事,才有可能心想事成,要不然,也就是白忙活一场。
古人能有如此见识,可谓不凡了。
再来看下联,下联主要针对“仙霞岭”而言。下联说,入山之后还要懂得出山,意思是取得一些成绩后还要三思,还要站外一步看待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够让人生不迷路。
能够入山,某种程度已经成功了。但是成功之后,却要驾驭心灵,保证头脑清晰,目标明确,这样才不会被繁华红尘所迷惑。
就像关羽吧,当年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何等意气风发。可是当关羽骄矜自负,败走麦城,英雄末路,何等凄惶无助。
所以说,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这话一点没错。
整副对联看上去和关羽没关,但又处处和关羽照应,处处和仙霞岭的关帝庙照应,有的放矢,文采飞扬,真绝妙也。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为生,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真的我很重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