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报任安书》探究案教案

 2025-02-07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这是《报任安书》探究案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

这是《报任安书》探究案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1句子翻译(易混点)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3、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探究点2提炼概括

1、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你是如何理解的?

2、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文本拓展】

1、两幅关于司马迁的对联: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思考:从这两幅对联中,我们读出了有关司马迁的哪些信息?

2苦难的精神价值是什么?你面对苦难的态度如何?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基础知识

一、.填空。

(1)《报任安书》选自,作者是   时期的   ,是我国第一篇      。

(2)司马迁,字      ,西汉著名      、    和      。他的作品开创了      的史学体例,对后代的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二十四史”都属于      体例。二、翻译下列句子。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2、何至自沉溺细缧绁之辱哉?4、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6、重为乡党所笑7、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8284.html

管理员

  • 内容4042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11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