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警廉清风】对联表心迹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4 0:56:49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百姓 不畏 梅花 清风

原标题:【警廉清风】对联表心迹

过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在古代,对联的使用场合更为广泛。对联这种文学样式广受欢迎,到清代达到鼎盛,很多文人以此抒情明志,并诞生了《楹联丛话》等专门研究对联的著作。

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位叫姚步瀛的廉吏,虽然终身官阶不高,但他为官清正、为民造福,喜欢用对联的样式自警自省自励,人们称他为“对联廉吏”。

姚步瀛最有名的一副对联是“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此联据说是百姓劝他加衣时所答,他以秋菊、梅花自比,抓住了“淡”与“清”各自鲜明的特质,比花亦是在喻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等咏菊名句,让菊花成为性情淡泊的坚贞之士的代表。而梅花自古为文人所喜爱,它以清丽的花姿、淡雅的幽香,彰显着不畏风雪,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姚步瀛认为,人淡如菊,瘦又何妨?人守节操,其性若梅。这一副对联就是他的内心独白,一个清廉刚正且不畏权贵的干练官吏形象如在眼前。

淡泊名利、从容沉静是姚步瀛的性格特点,从他的一副副对联中能够体现。他身居县衙,将一方治理得安居乐业、清平无事,他撰联道:“宦海浮沉容吏隐,官衙清净似僧寮。”此联初读有看破红尘之意,不以追逐升迁为目的,实则是反映了古人对善政的理解,孔子有“必也无讼”的理念,姚步瀛也认为治下无争无讼才好。

姚步瀛爱读书、善读书,一方面从经典中汲取修身营养,一方面时刻提醒自己清廉戒欲,他有一联真诚平实、富有哲理,“慈惠戒优容,总在诚心行实政;利名都摆脱,本来廉吏即真儒。”此联用语沉着、言简意赅,上联言为政,下联言养性,将“诚心”与“实政”,“廉吏”与“真儒”关联起来,让我们感受到堂堂正正行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为官者应以为民谋福祉作为第一要事,品读姚步瀛的对联,在字里行间时常流露爱民情怀。“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这是一副自省联,他担心本人有过错而不自知,使百姓受到骚扰伤害,于是在下联进一步思考,要想促进官民交流,就要像一家人一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姚步瀛此联由肺腑而出、不假藻饰,既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又有深沉的自我告诫、自我约束之意。

姚步瀛还写过一副较长的流水对,“尔室有青天,只此一片冰心,夜夜焚香盟上帝;群黎皆赤子,唯余满腔热血,时时洒泪到吾民。”一片冰心、惟天可表,黎民为亲、剖肝沥胆,这一副联字字真情,其誓言日月可鉴。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姚步瀛生性勤俭,为政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在造福百姓上“知不足”,生活上不慕奢华、俭以养德,在简朴度日上“肯知足”,两方面都呈现了很高的精神追求,正如他作的那副短联,“池小堪留月;亭虚不碍风。”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而一颗廉心已胜过千金。

消息来源于: 中国纪检监察报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7811.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