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山东麓,有一古寺,倚山面东,名为横山寺,又名横山庵。始建于宋淳熙年间(1182年前后),由僧普光筹建,当时名为敬福庵。明洪武十二年(1379),僧守谦建观音阁于大殿之后。三十一年,僧道德、法弘相继重修佛殿。清顺治年间(1652年前后),僧心持增建廊房屋宇。道光年间,又一次重建。抗战时期,大悲殿被日寇付之一炬。“文革” 时期,再遭浩劫,寺院彻底被毁,寺僧被迫还俗返乡。据《开化乡志》记载:寺址原为宋代蒋一梅(重珍)故居,蒋家把它献给了寺院,过去寺院里还保存着蒋氏捨契文书。另据薛明剑1947年编著的《无锡指南》笫十七版指出:山之东麓有横山寺,宋乡贤蒋一梅故居也。
经有关部门批准,于2004年12月21日,在原址往西三十多米,原采石场废弃的宕口,开始重建横山寺,经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不但一座规模宏伟壮丽的大雄宝殿屹立于雪浪山下,还建成了天王殿、钟、鼓楼、香花桥、大牌楼等殿宇和有关建筑,一座初具规模的横山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牌楼正面正中石柱上,阳刻隶书新联一副:
龙盘雪浪,翻天覆地,欣逢盛世;
虎卧横山,立石惊空,巧得新机。
此联通俗易懂,气势宏大,立意明确,颇富新意。遗憾无上下落款,不知撰书者为何人。
现天王殿弥勒座侧,2005年夏悬一副常见抱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
殿内另有抱联:
练就金刚能护法;
圆成宝座更庄严。
钟、鼓楼均为二层建筑,钟楼下层门口檐廊悬“大愿地藏王”橫额,前挂抱联一副: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该联平仄不合律,修改办法很简单:只要使上下联第三字之单字动词,加一字成复合动词,就能补救。如:
钟声传送三千界内;
佛法播扬万亿国中。
鼓楼下层门口檐廊悬“伽蓝护法”匾额,前侧抱联为:
法鼓播闻宣善念;
梵音唤觉净凡心。
此联2007年由无锡书家辛德甫隶书。
现大雄宝殿前檐廊里,前后有三副抱联,前为2005年查理达所书之佚名联:
祥云浮雪浪,紫气常腾三宝地;
慧日悬橫山,灵光普照万家春。
后为:
三宝重光,看初地庄严,诸天欢喜;
十方大庇,有慈云布护,法雨沾濡。
上联中间一段“初地” 疑应“福地” ,可能是书写者笔误。此联是2005年秋处暑后五日,上海周喜x沐手恭书。
前侧抱联:
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惱;
意识无戒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此联平仄有瑕疵。2005年夏,由香草居士程堃书。
殿内有抱联三副,其一为:
莲座护祥云,梵宇宏开豋净域;
檀林施法雨,慧光普照证圆融。
其二:
五蕴光明,禅风送瑞藏灵谛;
十方普照,佛日呈祥显圣观。
此联由梁溪浦耕霖撰书。
其三:
雪浪十重,禅味得真如之境;
涅槃三世,迷尘渡般若之航。
此联为原雪浪庵旧联,现由胡根金书之。
现观音殿檐廊有抱联:
永使苍生离苦海;
常教赤子有慈航。
下联第二字处应为平声,而“教”为仄声,不妥。改为“为” 即可。
对面地藏殿门口檐廊现悬抱联:
掌上明珠,破痴云于冥府;
手中金锡,揭慧日于幽都。
文殊殿楼上檐廊抱联:
纵为七佛师,橫表五方智;
根在金色界,花开雪浪山。
本联采用自对手法,可惜笫四字都为仄声,略有小毛病。
普贤殿楼上檐廊抱联:
普贤愿王渡众生,导归极乐;
菩提心切弘佛道,反入娑婆,
此联连对仗都成问题。
原横山寺中,有一座三世佛殿,是按佛经中的“三世怨”经典而构建的一个佛殿。所谓“三世怨”,其意思是:今世的好日子是前世修来的,如果今世满足了,不修了,来世变囬原样,好日子就不再有了。这是劝人为善。殿上原悬有这祥的一副抱联(实即雪浪庵之联):
大千世界本微尘,看满眼沧桑,方知即色即空,即空即色;
十万烟华如昨梦,问当头明月,可是无人无我,无我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