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拙政园的诗歌对联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2 19:09:42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苏州 建筑 园林 山庄 城市 历史

拙政园 兰雪堂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

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

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

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听雨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

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

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

室内陈设典雅精致。小飞虹 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 “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

1. 《游狮子林得句》

清 弘历

一树一峰入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

法王善吼应如是,居士高踪宛可寻。

谁谓今时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松风阁听松风谩,绝胜满街丝管音。

2. 《拙政园图咏》

清 文明徽

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3. 《再题姜氏艺圃》

清 汪琬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屋头枣结离离实,池面萍浮艳艳花。

棐几只摊淳化帖,雪瓯频试敬亭茶。

与君企脚挥谈尘,杨柳阴中日渐斜。

4. 《狮子林即景》

元 惟则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

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5. 《沧浪亭》

宋 沈东

草蔓花枝与世新,登临空复想清尘。

只今唯有亭前水,曾识春风载酒人。

1、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译文:一个直接抱着幽山,居然在城市间。 2、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出自: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译文:人说我住在城市里,我怀疑自己在万山中。 3、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译文:绝对可怜人境内没有车马,相信有山林在市城。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出自: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译文:谁说现在不超过这个距离,端知道道城市有山林。 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出自: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译文:谁说现在不是过去,端知道城市有山林。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

俞樾曾称它为“天然画本”。 画舫补秋:即“补秋舫”。

寒泉飞雪:即“飞雪泉”。 高阁涵云;即“涵云阁”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俞樾题环秀山庄幽栖此日重建,看峭壁垂云,闲扶短策,明波洗月,净濯兰缨,水边楼观先登,更将秋共远;俯仰十年前事,乍扫苔寻径,伛偻穿岩,拨叶通池,虚空倒影,眼底烟霞无数,都是昔曾游。顾文彬题环秀山庄。

短策:短杖云树远涵青,偏教十二阑凭,波平如镜;山窗浓叠翠,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形如画船,舫前种植芍药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 婪尾:花名。

飞雪:环秀山庄有“飞雪泉”高林弄残照;幽壑舞回风。陈从周题环秀山庄假山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涵云高阁起,筵开月下,灯红留向画图看。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涵云阁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伤情。俞樾题曲园,园址在苏州马医科(巷名),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题名曲园,自号曲园老人东土尊崇忠义,庄严汉寿亭侯,白衣大士,宽厚慈祥,端庄凝重,活画出婆心苦口,别裁千手观音,装璜刻镂,超神斧艺,只愿祛邪扶正;西园供奉佛阇,苦行释迦王子,疯僧行者,嘻笑怒骂,热讽冷嘲,更写尽万态千姿,排列五百罗汉,雕塑造型,巧夺天工,无非嫉恶如仇。

王也六题西园,在苏州阊门外,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西园始建于元代,是戒幢律寺和西放生池的总称,园内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建筑,规模宏大,西园寺以雄伟著称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刘文玠题西园九曲桥宝相瞻大雄,像瀍禅机垂正觉;劳生来小息,鱼音梵呗涤尘烦。

西园大雄宝殿,供三尊木雕大佛,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西园寺主要建筑海国居琳宫,宏法利生扬正教;灵山闻妙谛,觉迷度苦感仁王。夏士冠题西园大雄宝殿东震涌庄严,看桥通鹤市,山近虎丘,招提久占三吴胜;西来参本意,任侠士流芳,生公说法,照澈都归五蕴空。

许人俊题西园大雄宝殿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启丛林。汪洵题西园石牌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西已种竹栽花,培心培地;园则放生育物,养性养天。西园一角三吴选佛场,此处居然能结构;百族消劫运,上天无处不慈悲。

西园苏台春满,亦名四面厅,在放生池东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山光云影共徘徊。窦征山题西园苏台春满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7a64e4b893e5b19e31333365643636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能救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

薛时雨题西园苏台春满晴空摇翠浪;曲槛俯清流。陈从周题西园湖心亭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西园湖心亭。 独乐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小有园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虽无管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幽情。

史伟堂题半园草堂。半园,在苏州有两座,一在城南人民路的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北白塔东路上,称北半园。

南半园为清同治间史杰堂所建,取知足不求全之义;北半园为清乾隆间沈其奕始建,初名止园,改建后名半园,修筑多以半为特点,十分精美典雅,为苏州园林中少见满眼山河此净土;四时风月属闲人。田庚题半园草堂乘兴而来,约两三知己;幽赏未已,填一半儿词。

刘珍题半园草堂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吴云题半园草堂乱红迷紫曲;浓绿涨瑞窗。

陈从周题半园三曲桥。 瑞窗:瑞玉制的信物,这里作精妙别致解池荷出水清于我;庭草当风瘦可人。

李根源题半园君子居。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能干的人如乘宝筏何须楫;虽有长风不挂帆。

史伟堂题半园石船。 宝筏:佛之教法三径余闲,还将书读;一春无事,只为花忙。

半园还读书斋半榻眼琴,半瓯沦若;园花献佛,园鸟呼朋。李根源题半园还读书斋芒鞋竹杖来闲坐;玉宇琼楼在上头。

庄怡孙题半园待月楼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半园靳芝亭。

风花雪月:指四时景色遗经阐至教;大札资圣功。玄妙观三清殿。

我国南方典型古典建筑物,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毁几建,几易其名。据《吴县志》载,玄妙观共有25个大殿,正殿三清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建筑,三清殿高12丈,共有74根大青石柱子支撑着,有的浮雕是五代和南宋遗物圆筦叶三元,仁宣橐龠;妙机含万。

腰门匾额:

拙政园

简析:原额为行书,后附长跋:“本园创始于明嘉靖时王献臣,命名取潘岳‘拙者为政’之意。文徵明曾为图记。其后迭经兴废。至太平天国时,忠王李秀成更建为王府,旋又被清改为‘八旗奉直会馆’。迄今年久失修,荒芜已甚,去年(1951年11月)奉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令,拨由本会管理,乃重加修葺,兹已初步完成。爰公诸人民,作为文娱休息场所,并保存历史名胜遗迹焉。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陈谷岑识。”

腰门旧对联之一:

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

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

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

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

译意:以勤奋来弥补笨拙,试问当年学士们在花前月下,喝酒吟诗,相互唱和,至今还留有几个人的诗歌?公务余暇之日,来自辽东冀北的名人们聚集在一起,赋诗作文,蔚成一代文章大观。

作者:款署“光绪丁亥秋八月”、“娄东王藻林撰句并书”。

简析:此为嵌字联,出句首字和对句首字嵌“拙”和“政”两字。联语出句回忆昔日吴梅村等学士名公在此园诗酒酬唱的盛况,对句则讲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公又在此雅集,以文会友,他们都是当今文坛的著名大手笔,故酬唱的诗文可以代表一代文章,这虽为恭维话,但该名园确为历代许多著名学者的文酒之地。

腰门旧联之二:

把四百年劳动创造名园,重加修整

集万千种历史攸关文物,一并公开

作者:陈谷岑撰。陈系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人员。

简析:此联是在1952年该园经过重新修葺以后所制。讲了名园历史以及修葺后重新开放时的主要内容。

1.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2.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

“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3.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4.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5.听雨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6.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

7.小飞虹

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 “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8.香洲

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

9.荷风四面亭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用在此处十分贴切。

10.宜两亭 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白居易写诗赞美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以此来比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等等,受字数限,供参考。

腰门匾额:拙政园简析:原额为行书,后附长跋:“本园创始于明嘉靖时王献臣,命名取潘岳‘拙者为政’之意。

文徵明曾为图记。其后迭经兴废。

至太平天国时,忠王李秀成更建为王府,旋又被清改为‘八旗奉直会馆’。迄今年久失修,荒芜已甚,去年(1951年11月)奉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令,拨由本会管理,乃重加修葺,兹已初步完成。

爰公诸人民,作为文娱休息场所,并保存历史名胜遗迹焉。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陈谷岑识。”

腰门旧对联之一: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译意:以勤奋来弥补笨拙,试问当年学士们在花前月下,喝酒吟诗,相互唱和,至今还留有几个人的诗歌?公务余暇之日,来自辽东冀北的名人们聚集在一起,赋诗作文,蔚成一代文章大观。作者:款署“光绪丁亥秋八月”、“娄东王藻林撰句并书”。

简析:此为嵌字联,出句首字和对句首字嵌“拙”和“政”两字。联语出句回忆昔日吴梅村等学士名公在此园诗酒酬唱的盛况,对句则讲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公又在此雅集,以文会友,他们都是当今文坛的著名大手笔,故酬唱的诗文可以代表一代文章,这虽为恭维话,但该名园确为历代许多著名学者的文酒之地。

腰门旧联之二:把四百年劳动创造名园,重加修整集万千种历史攸关文物,一并公开作者:陈谷岑撰。陈系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人员。

简析:此联是在1952年该园经过重新修葺以后所制。讲了名园历史以及修葺后重新开放时的主要内容。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682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